第(3/3)页 “我倒没觉得这是不能写的范畴,难道一定是科学家才能写的出科幻?没错,这些东西我确实不懂,但我可以去了解。” “你真执拗。”达妮卡翻个白眼。 江弦轻笑一声,“达妮卡,科幻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 “你们中国人好像总是信心十足。” 不远处。 刚结束报告会的海因莱因下着楼梯,想着明天在爱荷华大学报告的事情,他可不是来讲这么一场就走,还要在爱荷华留相当一阵。 这时候,耳边传来男人和女人的交谈。 “. 科幻不是为科学家写的,就像鬼怪不是为鬼怪写的一样。 ” 海因莱因侧过头,向着楼梯下方看去,瞥见一张年轻的中国面孔。 “有点意思。”他沉吟一句。 回去的路上江弦还是乘坐校车。 达妮卡和江弦坐在一起,她是个话痨,抱怨着西德的那几名作家。 江弦则心不在焉,望着车窗外浑圆的落日,思考着征文比赛。 这比赛他当然是不能错过的,单说一等奖的三万块奖金,这就足够诱惑他写一篇科幻了。 那可是三万美元的奖金! 他在国内写的加起来也没赚过这么多稿费啊! 但是写什么呢? 要说科幻,江弦最熟悉的就是《三体》,但是《三体》的故事明显超出当下的时代。 思考着海因莱因讲的未来主义。 “未来社会.” 江弦脑中灵光一闪,马上想到一本畅销级别的科幻。 于是马上动用存了好几个月的自主合成次数。 在脑海中开始尝试。 在输入【真人秀】和【幸存者】这两个灵感时,脑海中一声脆响。 “合成成功!” 搞定了! 他心中大定。 以这篇的水准,去角逐《模拟科幻与现实》这本杂志举办的征文比赛,江弦觉得一等奖完全唾手可得。 要知道,他合成的这篇,当年可是曾经获选过《纽约时报》的最佳读物。 后来改编成电影以后,电影预售时预售票房超过《暮光之城》,开画首日票房超过《黑暗骑士》,连破多项记录,最后在全球狂揽七亿美元票房。 “江!” 刚回到家,江弦就看到客厅里坐着的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一见到他,就兴奋的站起来,朝他走来,“你的我看过了,那篇《漂流者》确实很了不起,你的才华的确惊人。” 《漂流者》这篇所流露出的文学才华是汉密尔顿生平罕见的。 这让他想起斯蒂芬.金。 可惜如今斯蒂芬.金的才华是被经纪人控制的。 美国作家们的写作都被这种经纪人机制毁了。 这是汉密尔顿非常气愤的一件事情。 这些经纪人会管束着作者的情节走向,细化到哪一页要出现一个高潮,抖一个包袱,转折点、笑点、泪点都要规划好。 搞得故事很“套路”。 “嗨,汉密尔顿。” 江弦热情的和他打个招呼。 “看样子,这次我们能好好谈一谈版税的问题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