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你小子也是真敢提.”陈荒煤瞪了江弦一眼。 听这小子的前半句话,他还真以为江弦无欲无求,敢情是在后半句等着。 “害,我年轻,蹬着自行车能跑遍整个京城。” 江弦一脸无所谓,“就是想着能方便点工作,咳咳,您给我弄台小上海就行” “上海还破?” 陈荒煤翻个白眼。 江弦口中的小上海,算是这年头驰骋在中国大地上比较普遍的轿车之一。 这会儿,普通的公务用车就是“上海”牌轿车,比较标志性的就是江弦说的小上海,70年代国内生产的轿车:上海SH760。 这车之前叫“凤凰”,后来改名成了“上海”,用的是仿造奔驰220的发动机和奔驰112的底盘。 因为当下的国内造车水平有限,所以这车的部分零件,像是凸轮轴和摇臂都存在质量问题,一旦长时间高速行驶,就可能会导致发动机过热。 优点是手动挡的底盘减震做得很好,坐起来非常舒适。 与“小上海”对应的还有一辆“大上海”,是“小上海”停产后转而生产的SH760A。 这些“上海”轿车,基本都是机关单位领导的专车,往往是ting级领导才有资格配备。 陈荒煤皱着眉头盯着江弦。 江弦这张口就问他要一辆上海牌的车,属实是胃口不小。 一点都不客气。 给他出了一个大难题。 可谁让他刚才那么嘴快呢? 一脸豪爽的给江弦说,有什么需求尽管提。 江弦现在真提了,他总不能又反悔,他堂堂陈荒煤,实在是抹不开这个面子。 “.你们单位刚成立,这时候配辆车过去,是不是太招摇了?”陈荒煤语气有点委婉。 “荒煤同志,我们单位虽说是刚成立,不过就说目前这几期杂志的发行量,可比一些省级刊物都多了。而且成立至今,我们都没问作协要过一分钱,始终是自负盈亏,交足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一点自己的” 江弦才不会放过这么一个好机会。 为了办《人民文摘》,他又出房子又出钱又用人脉,可以说出了极大的力气,这才把《人民文摘》这刊物办的风生水起。 可论性质,《人民文摘》始终是公家的。 也就是说,江弦是替国家赚钱的。 除了他的工资,就没一点多余的钱落进他的口袋里。 他江弦又不是圣人。 没提过一点要求,不代表他就真的不求回报。 “实在不行,您给我弄一辆燕京212也行。”江弦讲了点标准。 燕京212是一辆吉普车,这是国内最早生产的乘用车了,土生土长30年的国产品牌。 这车档次稍低,一般是县团级干部用车,在地方极受欢迎。 当年,老人家身穿中山装,站在这么一辆敞篷212上。 从天安门出发绕城行驶。 那真是.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可惜到了现在,很多人都觉得这车就是“工业垃圾”。 但是江弦不嫌弃。 坐这玩意儿,那坐的都是情怀! “唉,你啊。” 陈荒煤叹一口气。 见江弦振振有词,他便明白,今天江弦恐怕是不会轻易放过他了。 陈荒煤掏出烟,拿一根给江弦:“你敢不敢给我保证,明年这个时候,《人民文摘》的发行量破一百万。” “一百万?” 江弦抽一口烟,“荒煤同志,不用等到明年,我现在就给您保证,今年年底之前,我让《人民文摘》的发行量破一百万。” “好!” 陈荒煤见这小子这么有魄力,满眼欣赏,“一百万,这可是你说的,我就当你给我立了军令状。” 江弦腾一下站起来。 “您放心,荒煤同志,破不了一百万,我不光把您给我配的车还回去,我再赔一辆车给您!” “呵呵。” 陈荒煤笑了笑,“一言为定,我可是知道,你小子这些年没少赚到稿费,赔一辆车绝对是配得起的,嗯,这样吧,也别小上海、212了,我干脆给你配一台‘金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