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文艺工作者,最忌讳公私不分!”阮若琳喝一口水,对黄一鹤语重心长道。 “您可能误会了吧。” 黄一鹤站在办公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上的工农兵图案,“我觉得江弦同志是担心陈冲的意识形态.” “太小题大作了,一个演员的意识形态如何,还能影响的了一台晚会?她一共能说几句话?再说了,阵容已经对外公布了,这个时候再改,群众们会怎么讨论、会怎么想?” 阮若琳把钢笔放下,“老黄啊老黄,你是晚会总导演,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判断,江弦同志,他毕竟是个外人,咱们央视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哪有你了解?” “台长.” “行了、行了,你那里那么多事情,逮着一个陈冲不放干什么?”阮若琳疑惑道。 黄一鹤无奈,“好,我知道了。” 江弦对陈冲的事儿还是挺在意的。 都说红颜祸水。 陈冲当年凭着电影《小花》火遍大江南北,19岁就拿了百花影后,成了全国最炙手可热的“小花”。 这娘们儿坏就坏在脑袋有问题。 因为她一个人的逆天言论,闹得85年的除夕,全国人民都气的吃不下饭,过不好这个年。 这天,他一早坐着车,在徐晨辉的陪同下,来到春晚筹备组,此时已经临近春节,春晚的工作人员们熙熙攘攘的忙碌,空气里飘着定型发胶与布料浆洗的味道。 “江弦同志!”马季嘻嘻哈哈的冲着江弦打个招呼,他今年又是春晚主持人。 “马老师,忙着呢?” “试衣服。” 马季笑着道:“这不是为了彰显时代的进步么,我们主持人今年都订了衣服,男主持清一色的红衬衣、白西装。” “女主持呢?” “女主持?你看张瑜啊,就是她身上那件儿套裙。” 江弦顺着马季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张瑜站在试衣镜前,正微微侧身调整腰间装饰。 斜分短的卷发,格纹的贴身黑色西装套裙,发尾的卷曲度与裙摆的弧度形成视觉连贯性。 她就着忽明忽暗的光线俯身查看裙摆,江弦这才注意到她腿上秋裤那么厚的肉色丝袜,脚上还配一双乳白色浅口皮鞋。 “张老师这身还真是.”徐晨辉在旁边儿眼睛都看直了。 这可是张瑜。 一部《庐山恋》,成了全国男同胞们心中共同的梦中情人。 即便是徐晨辉这个已婚青年,也没法儿幸免。 兴许是因为83年刘小庆当主持效果不错,这传统就这么继承了下来,春晚每年都要请一个当红女星来做主持人。 今年是《庐山恋》《知音》火遍全国的张瑜。 去年请的是长影厂的姜黎黎,前年她凭着电影《赤橙黄绿青蓝紫》拿了第六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女配角奖。 “江弦同志!”张瑜看见他,热情的打声招呼。 江弦微微颔首。 “好久不见。” “是啊,您是大忙人,我们这些小演员,能见您一面多不容易。” “我可不是不解风情的人,要是张瑜同志想见我,我说什么也要腾出空闲。”江弦游刃有余的和张瑜开着玩笑。 “真的?” “当然了,只要长卫同志不吃醋就行。” “他敢。” “哈哈哈哈。” 徐晨辉在一旁,见张瑜语气中都带着几分对江弦的讨好,心里那叫一个羡慕。 大丈夫生当如是! 张瑜眨眨眼,“您要是有什么新电影,要是有适合我的角色,可千万考虑考虑我。 唉,我也看了《芙蓉镇》,其实胡玉音这个角色,我也能演嘛,实在不行演个窦宝莹也成啊,这么好的电影,我竟然没参与进去。” “呵呵,以后有机会一定找你合作。” 江弦含糊着敷衍过去,一转头便撞见一道身影。 典型的丹凤眼,眼尾微微上吊,人中短,上唇翘,显得比较凶相。 “怎么陈冲还在?” 他眉头不由得皱起,“马老师,黄导呢?” “黄导?” 马季四处张望了下,“哪去了?刚才还在那边儿呢。” 找了半天,才从一间小办公室里找着刚开完会的黄一鹤。 “江弦同志!”黄一鹤忙的蓬头垢面的,头发乱的跟鸡窝似得。 “你来的正好,我有东西给你。” 一见着江弦,黄一鹤从包里取出几张券塞过来,白底黑字,上书“春节(除夕)联欢晚会入场券”,下写一行小字:“兹定于1985年2月19日晚7时30分,在京城工人体育馆举行大型晚会(实况转播),敬请光临。” 右下角盖着央视的戳。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