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小傻瓜,对媒体的话怎么当真啊?你听听我的心在说什么,它在说: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 ” 天知道《知音》都是从哪儿视奸来的这些明星生活,真实的就跟在他们家里装了摄像头似得。 总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百姓们看的是津津有味,并对此深信不疑。 而此次《八小时以外》上的这篇《在我们美国,我刷马桶都能刷出快感》,便是以这样的春秋笔法,写下了陈冲在美国的生活。 文章内容非常详实,从陈冲还没成名的童年讲起,说她是怎么怀揣着对表演的热爱,勇敢地踏上了大荧幕,19岁一举斩获百花影后,成为了影坛最耀眼的新星。 然后又讲陈冲的在美生活,读起来有种公主落难记的既视感,说她穷的吃不起饭,为了维持生计,支付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不得不放下身段,干各种粗活累活,当过餐厅服务员,在油腻的后厨洗过盘子,在街头发过传单,被路人冷漠对待,还扫过厕所 知道她明星身份的餐厅老板,甚至把她当成招揽顾客的噱头,向客人炫耀:“嗨!伙计!这位美丽的小姐是从内地来的影后!” 文章一会是第三人称视角,一会又跳跃至陈冲的主观视角,就跟真在采访她似得。 “我在刷马桶的时候,我没有半点自残形愧,我知道我总有一天会属于这个地方的,因此我做这种事的时候非常拼命。” “做就要做到最好,尤其是刷马桶的时候。” “我刷的马桶比所有刷马桶的人刷的都干净!” “真的,刷得比脸盘子都干净!” “你甚至都可以在那洗脸做饭!” “.” 陈冲看着这篇文章,气的手都在抖。 如果你长得帅,别人骂你丑,那你是不会生气的,因为你知道他说的是假的。 如果你长得丑,别人骂你丑,那你一定会火冒三丈。 陈冲现在就是这样,她破防了。 因为文章里写的这些东西,都是真的,是她在美国真实经历的事情。 人,越是没什么,越要装作有什么。 陈冲这次回国,之所以在春晚上惺惺作态,从头到脚的优越感,以及满眼对老家人的看不起,就是想包装的她好像在美国过得特别光鲜亮丽。 为啥呢? 自尊心作祟么! 这心态就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孩子跑去大城市里当牛马,看到了大城市的热闹,可自己的生活跟这热闹压根就不搭调。 等过年回到家里,就装的跟上流社会似得开始显摆,说自己今年又谈了多少多少项目,认识了多少多少牛人,现在在某个大公司里担任adc。 陈冲也是如此心态。 要是让国内人知道自己放弃国内的大好前程,结果在美国是洗盘子、刷马桶。 那她不成了笑话么? 她小心翼翼的遮遮掩掩,哪怕顶上“数典忘祖”的骂名,也不愿意暴露自己的狼狈。 结果现在《八小时以外》上的一纸文章,就给她精心编织的归国精英人设直接撕了个粉碎。 她在美国的生活,就这么被扒出来,赤裸裸的暴露在公众面前。 尤其是陈冲最不愿意提起的,自己被两名校医欺辱的事儿。 陈冲也不知道这作者怎么知道的,连这事儿都给她写了出来。 真是把底裤都给她扒了个干净。 她哪还能不破防? “我要告他!” “我要告他们!” 陈冲身体颤抖着,脸都气的煞白。 可惜这年头,媒体话语权哪是个人可以轻易挑战的。 陈冲虽然是影后,可是去了美国那么多年,国内的人脉没了经营,早已经断掉了,如今想找个帮她的人都找不着。 更何况,这个时候,也没人敢站出来给她说话。 无奈之下,陈冲只好自己写信给《八小时以外》,要求他们撤掉这篇文章,并和这篇文章的作者一起公开给她道歉。 在对外的态度上,《八小时以外》表现得非常强硬,给她的回复是: 你说的情况我们知道了,我们会调查,希望你指出哪里有错误之处,方便我们处理这件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