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功能圈”-《1978合成系文豪》
第(2/3)页
“你别无选择,只有作曲。”
李鸣只好打消退学念头,整天混日子,和女孩子聊天。
舍友石白练琴时常常猛砸钢琴,他已经把一本《和声学》学了七年,但作出来的曲子听起来却很枯燥。
石白后来搬出宿舍,借住在头发烫成蓬松花卷的指挥系的聂风的宿舍。
聂风的到来引来了许多女孩子。
一到晚上,李鸣等人只好把宿舍留给聂风指挥女孩子们进行排练。
宿舍隔壁住着的森森老是留着大鸟窝式的长头发,不洗衣裳不洗澡,熏得上钢琴课的老太太都受不了。
森森练琴不成曲调,把李鸣震得头埋在被子里。
孟野的才气不在森森之下,他长得很帅气,一天到晚被女朋友们缠住,经常莫名其妙地失踪。
作曲系的贾教授和金教授是对头,所以系里举办学生的汇报会常成为他们的成就较量。
孟野是金教授的得意门生。
李鸣嫌孟野和森森太疯,去找董客聊天,但董客常讲些驴唇不对马嘴的话。
作曲班有三个女生:“猫”“懵懂”“时间”。
这当然是外号,外号也是她们的性格。
她们把班里搅得乌烟瘴气,令贾教授感到绝望。
在考试结束后,马力回家去探亲,结果被塌方的窑洞砸死了。
不久,某国举办国际青年作曲家比赛,孟野的作品因被贾教授认为有“法x斯音乐”之味,被取消了参赛资格。
接着,孟野又被他女朋友恶意告状,不得不退学。
森森勉强保留参赛资格,最终在比赛中获奖。
李鸣知道消息后,决定以后不再钻被窝。
“.
毕业典礼开始时,森森还在琴房里。
楼道里空无一人。这个充满噪音的楼道突然静下来,使空气加了份量。
森森戴着耳机,好象已经被自己的音响包围了半个世纪了。
他越听思路越混乱,越听心情越沉重。
一股凉气从他脚下慢慢向上蔓延。
他想起孟野;想起“懵懂”冲着功能圈为孟野大哭;想起小个子到处给人暗示;想起李鸣从来不出被窝.所有的人在他眼前掠过,像他的重奏那种粗犷的音响一样搅扰他。
他把抽屉打开,用手无目的地翻来翻去。还有一支香烟,可火柴已经没了。
有半张总谱纸躺在里面,还够起草一道复调题,他把整个抽屉都抽出来,发现最里面有一盘五年都不曾听过的磁带,封面上写着:《莫扎特朱庇特C大调交响乐》。
他下意识地关上了自己的音乐,把这盘磁带放进录音机。
登时,一种清新而健全,充满了阳光的音响深深地笼罩了他。
他感到从未有过的解脱。
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的圣地,空气中所有浑浊不堪的杂物都荡然无存。他欣喜若狂,打开窗户看看清净如玉的天空,伸手去感觉大自然的气流。
突然,他哭了。”
结束在这里,当苏童读完最后一段,读到森森泪流满面的时候,滚烫的眼泪竟然刷的一下也从他眼眶里掉落出来。
苏童不觉得自己看了一篇,他觉得自己好像听了一首乐曲。
这篇《你别无选择》,江弦既不热衷于情节,也不讲述故事。
整篇文章被写得像是流动的旋律。
苏童听见了整天忙着买书、给书编号上架的马力;充满音乐狂想却被女友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盂野;边狂砸键盘边大喊“他妈的力度”的森森;深夜两点仍兴致不减卧谈文艺理论的石白;在马力意外死亡后开始不停擦拭教室上方硕大的功能圈的“小个子”。
似乎一切都是功能圈惹的祸。
功能圈是音乐专业作曲理论课和声学中的专用名词,是欧洲古典音乐中和声运动的循环逻辑。
而在这篇的世界中,功能圈被镶了漂亮边框,高悬于教室上方。
唯一的作用,就是让这群学生们每次抬头看见它时被吓得要死。
作曲系的每个人都对它无比崇拜,却又被它压抑得发狂。
小个子在出国前,拼了命的去擦功能圈。
这一段剧情让苏童思考了很久。
他知道,江弦一定想从这段满是荒诞的行为中表达什么。
而直到他第二次翻开这篇,第二次从头开始读起的时候。
苏童才终于明白。
小个子为什么要拼命的擦拭功能圈?
因为他知道,最后谁都无法逃离,所有的离经叛道都终将归位。
总有一天他们会自己走回来,或感激涕零,或痛哭失声。
因为他们别无选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