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遥想十年前,聂卫平首次访日,也是他首次出国,没有像样的衣服,就去体委仓库里借了两套不合身的旧西装,怀揣二十元人民币上了飞机。 这一次,他已有足够钱置办西装,却决定不走寻常路。 “请入场。” 在裁判的指示下,聂卫平进到对局室,也终于见到了他的对手——小林光一。 与他不同,小林光一规规矩矩身着黑色西装,头发油光锃亮,紧贴头皮。 唯一有点不规矩的,是他手上握着的一把折扇,上有“飞翔”二字。 聂卫平深吸一口气,和小林互相致意。 双方落座,在裁判的指示下开始猜先。 “黑棋!” “聂卫平执黑!” 京城,燕京体育馆。 馆内1200张座位坐的满满登登,还临时加售了300张。 这会儿围棋比赛还很少有电视转播,在一个大场馆中听讲棋,是棋迷们了解战局的最佳途径。 此刻,江弦一大家子也倾巢出动,坐在几个较为靠前的座位上。 “他们高兴啥呢?” 朱琳疑惑的问一句江弦。 还不待江弦回答,他爹就已经给朱琳解惑。 “猜先下来是聂卫平执黑,执黑那这盘棋就有优势了。” “还有这种说法?”朱琳并不懂围棋,不过现场不懂围棋的并不只有她一个。 除了她以外,还有很多同样不懂围棋的群众过来看棋。 这就很考验台上讲解员的功力。 “聂卫平第一手。” “第十六列,第十六行。” “星。” 台上的讲解员,摆弄着硕大的棋子。 “小林光一,第四列,第十六行。” “星。” “看来小林光一很自信啊,根本不怕和聂卫平摆开对角形的开局。” 担任这场棋局讲解的,是时任《围棋》月刊主编曹志林。 尽管他自七十年代末就已经退出职业比赛,但凭着一张“讲棋铁嘴”一直使其在棋迷中声名持久,是具全国影响的讲棋名家。 且曹志林讲棋有个特色,他知道经历了一场嗡嗡嗡,很多人都不懂围棋,因此,他讲棋从不卖弄围棋术语,保持专业与通俗并重的风格,即便是不懂围棋的观众,听得也相当过瘾。 开局聂卫平和小林光一落子都很快。 聂卫平黑棋占据对角小目,小林光一同样白棋占据对角小目。 “我看现场的棋迷们都很紧张,其实大家不用担心。” 曹志林趁着落子间隙侃了起来,“从目前这几手就能看得出来,小林光一的这种下法,完全在聂卫平的准备之中。” “大家可能不知道。” “赛前,聂卫平九段对小林光一的棋进行了很深入的研究,咱们国家队把小林光一的所有棋谱都找了出来,按照类型分类整理。” “聂卫平同志呢,和国家队的队友,还有陈祖德九段共同研究,据说,仅仅是开局的变化图,就整理了一千多个!” “小林光一这个棋手,他功力很深,尤其是中后盘阶段,非常厉害。” “怎么个厉害法呢?” “他见好就收,就是说,他的实地一旦领先,就会快速定形,随后把局面彻底掌控住。” “所以我们能看出,这局棋,聂卫平的策略,就是不给小林光一实地上的领先,要抢在他前面捞取实地,逼他在中腹决战。” 说话间,黑白两子不断落下,清脆的落子声不断响起。 江弦明显能感觉到,此时的气氛,已经渐渐灼热。 之前刚布局的阶段,周围座位上的棋迷们还会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着每部棋评说一番自己的见解,到了这个时候,说话声渐渐少了很多。 棋局已然进入激烈而凶狠的搏杀当中。 “黑棋优势了!”前面座位上有人惊呼。 第四十七手,黑棋,扳。 一子落下。 就连台上的曹志林也面露喜色。 “大家可以看,现在聂卫平的黑棋在形势上非常占优。” “我们来数一下。” “黑棋右上二十五目,左上八目,左下大约十五目,这样一看,黑棋全局有四十八目。” “而白棋右上角有六目棋,右下角大约也是六目左右,左边一带,确定的目大概是十五目,所以全局白棋二十七目。” 台下棋迷们一听,登时激动起来。 “二十多目的优势,牛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