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北美发行权-《1978合成系文豪》
            
            
            
                
    第(1/3)页
    念头涌现,灵感迅速在脑海澎湃。
    江弦倒一杯热茶,砸吧一口,再收拾出人文社的大绿格子稿纸,给钢笔吸饱墨水。
    提笔开写。
    其实《顽主》这已经够经典了。
    江弦完全相信,这篇《顽主》哪怕原封不动的发出去,也足以掀起一场属于《顽主》的阅读潮。
    可惜加点儿东西进去的想法,一旦涌现,就挠的他心里特痒痒。
    《顽主》已经够好了。
    以他现在的能耐,难道还不能让《顽主》更好么?
    替人和女友谈恋爱、替人舌战娇妻、替作家颁奖
    还能替什么呢?
    江弦思绪一下子飘去给姜昆写相声的这段经历上面儿。
    替相声演员写相声?
    不行不行。
    《顽主》里头唯一一个会写作的是找上门的那个作家顾客宝康。
    宝康是个没有写过任何出色作品的作家,自掏腰包恬不知耻地策划了一个由三T公司出面,由自己充任头奖的所谓“文学奖发奖大会”,为的是“风光风光”。
    他领了“奖杯”:一个腌鸭蛋的坛子之后,居然还“很激动”。
    而在生活中,宝康的乐事就是以“辅导写作”为名勾引女孩子。
    里有段对话,是文艺女青年林蓓问他:
    “我怎么总也写不好,笔一落到纸上脑子就空了,写作有什么窍门吗?”
    宝康回答:“舍得自己。”
    总之就一流氓作家,让他写相声是肯定写不出相声的。
    而杨重这仨顽主也没有写相声的能耐,这仨顽主要是会写,那人设也就崩了,太有能耐就脱离了顽主的身份。
    里没有个能写相声的人,江弦又回想起姜昆给他吐槽,自己演的相声《虎口遐想》不够好笑,讲完以后台下观众都觉得很惊悚。
    那么,设定姜昆真的不是个好相声演员,《虎口遐想》也真的是个很惊悚的相声。
    那这故事不就来了么?
    一个失败的相声演员,有一个非常“冷”的相声,他希望杨重仨人给他组织一场演出,并且要求这场演出爆满,所有看演出的观众一定要笑!
    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以后,江弦构思情节只在几个念头之间。
    几乎只是几分钟,这个让他足够满意的剧情大纲就浮现于脑海。
    而“新京味”精通的能力,又让他写《顽主》这样风格的语言十分的得心应手。
    什么是“新京味”呢?
    众所周知,京味主要是老舍的,老舍是被公认的语言大师,用京城老百姓的语言写出了一种优秀的文学语言。
    而“新京味”主要就是王硕的了。
    王硕用的语言是当代京城人的语汇丰富、极具魅力的语言。
    他的用语特点就是京味十足,每个角色都是地地道道的京城市民。
    每个角色嘴里的话,也一定是京城青年人惯用的语言,整篇都洋溢着浓郁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气息。
    所以许多文学批评家都称王硕的作品是“新京味儿”。
    而且他的文字幽默,风趣,令人忍俊不禁,低回不已,乐而生悲,悲而复嘲,总之,读着读着,就会莫名其妙泪如雨下,哭完又想大笑一场,产生大悲悯和大彻悟。
    这种写作风格,他绝对是独一档的。
    江弦要是没有这个“新京味”精通的能力在手,还真不太敢操刀去动他的。
    不好动。
    一句写不好整篇就都变得一股异味儿了。
    贝托鲁奇在东北取完外景,又领着一班人马回到京城。
    十一月的京城冷的要死。
    拍摄根本没办法进行,贝托鲁奇只好又把重心放到提前派去罗马那边派内景的队伍上,准备等明年春天回到京城补录外景。
    结果罗马那边进度那叫个缓慢。
    慢不要紧,托马斯再一看账户。
    得。
    还补录外景呢?上次江弦的“今天影业”刚充值了800万美元,在贝托鲁奇不计代价的大场面拍摄下,这钱又已经花得差不多了。
    这都还没开始做后期呢!
    托马斯赶紧找到贝托鲁奇,俩人抽了大半宿的烟,喝了大半宿的酒,最后贝托鲁奇和托马斯一合计。
    哎,还得要钱。
    而此时的电影制作已经来到末期,在贝托鲁奇看来,这笔投资还是很比较容易争取的。
    因为电影已经有了个大概,他们不用太担心好莱坞资本对电影的过度干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