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怕是再强的修士,都对死亡充满了敬畏。 不绝望到极点,没有人会想死,大家都想好好的活下去。 而此时面对人屠的这些修士,无不是列国中的人中龙凤,他们锦衣玉食,要什么有什么,又如何能够舍弃一切,与人屠拼命? 当你不再拥有的时候,才会害怕失去。 他们拥有的太多,反而越是害怕失去生命。 这是人之常情。 不过因为他们在列国的身份地位,他们都是好面之人,哪怕是贪生怕死,也不能坦然认之。 有人喊道。 “公孙老贼,如今天下群雄要杀你,自然是一起取你性命!” 公孙起眯了眯眼睛。 “喔?” “是吗?” “老夫就算面对你们这些所谓的天下群雄,以一人战你们,与你们生死搏杀,要拼命,也能拉些人陪葬。” “你们确定要与老夫拼命?” 群雄沉默。 见无一人敢再应,这位大秦人屠再度放声大笑。 而函谷关上的秦军将士、修士们见此情景激动、兴奋到了极点。 以一己之力吓得列国强者、天下群雄不敢动,舍我大秦人屠还有谁。 就在这时候,秦昭帝走上了函谷关。 那位沉默寡言的车夫就跟在他的身后,似乎是为保护也为守护。 他走上函谷关后,面无表情地看着诸国联军、修士,然后举起了右手以食指在虚空中书写了起来。 星光凭空生出,在天空里凝聚成字。 “奉天承运,秦帝诏曰。” “大秦武安君公孙起于长野之战,违逆圣令,屠戮赵军百万,失人和、伤天和。” “后又屡抗圣命,屡伤朕之颜。” “今贬为士卒,赐鸩酒。” 一时间,无数将士看着秦昭帝,惊愕的无法言语。 “君上,你……” 他们难以置信,君上竟然要赐死武安君。 一时间,无数将士跪地。 “君上,武安君于我大秦有滔天之功,请君上三思啊。” “请君上三思啊!” 他们的哀求声,响彻整个函谷关。 而诸国联军与修士看到这一幕,先是一愣。 随即便回过神来,理解了赵稷的想法。 他们哈哈大笑道。 “赵稷,你为了让诸国退兵,甚至不惜要赐死公孙老贼。” “这就是你们无耻的秦狗。” 下一刻,他们又看向了公孙起。 “公孙老贼,你虽屠戮我们诸国将士,与我们有不共戴天之仇。” “但你如果能够离开暴秦,弃暗投明,我们诸国必然以国士之礼待之。” “如此暴秦,你又何须忠也?” 公孙起笑道。 “如若老夫离秦,该去你们哪一国呢?” 诸国修士、将士面面相觑。 是啊,武安君只有一个,离开了大秦,他又该去诸国哪一国呢? 一时间,在场的诸国最高领袖纷纷开出价码。 “来我青云国,你仍是武安君,仍是军部最高统帅,并且武安君一爵,世袭罔替。” “来我楚国,我们保证先生能与我们楚帝平起平坐。” “来我们牧国,青云国与楚国开出的条件,我们牧国都能开。” …… 公孙起不仅修为强悍,还能征善战,他一旦离秦,必然是天下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看着诸国联军的大人物们,为了争夺武安君吵得脸红脖子粗,瞬间离心。 函谷关的大秦将士、修士们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倘若武安君真的离秦叛秦,他们又将何去何从? 他们以后面对是他国将领的武安君,又当如何? 可是,武安君如果不离开,就要被君上赐死。 他们的内心矛盾到了极点。 秦昭帝面无表情地看着这一切,没有人能够看出他在想什么。 他如鹰隼一般的双眸深邃似海。 车夫则是取了一杯鸩酒来到了武安君的面前,双手呈上。 而武安君本人却是笑了。 “老夫生为秦人,身体里流淌着老秦人的鲜血,怎可离秦叛秦?” 紧跟着,他接过了秦昭帝车夫手中的鸩酒一饮而尽。 群雄震撼。 函谷关上的秦军将士、修士震撼。 谁能想到,公孙起竟然宁愿死,也不愿意离秦、叛秦。 “公孙先生,暴秦如此待你,你为何还如此忠心啊?” 有人好奇地问道。 他没有再称这位人屠公孙老贼,而是敬称为公孙先生。 因为他在真诚发问。 公孙起道。 “什么时候,忠君爱国也需要理由了?” 是的,身为秦人,忠于秦君,爱戴秦国,需要什么理由呢? 问话之人羞愧。 诸国联军大部分将士、修士亦是羞愧不已,低下了头去。 公孙起不再看他们,而是闭上了眼睛,轻声唱道。 “大秦参差百万户,其中多少铁衣裹枯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