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才对徐源创新了升力体边条翼鸭式气动布局存在质疑。 这倒也算正常。 正当许崇兴准备进一步解释时,耳旁却突然传来徐源的声音。 “宋院士。” “这篇论文确实是我独立完成的。” “我也是看了你那篇小展弦比高升力飞机文章,才尝试对鸭式布局进行创新改进。” “有不合理的地方还劳烦宋院士您指正。” 徐源面对宋文璁的质疑并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主动开口大方回应。 宋文璁明显没料到徐源这么有底气,尤其听见徐源说出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后,心里不知为何竟生出了些许莫名的感觉。 似乎徐源真是论文的作者。 暂时收敛自己的情绪,他有意对徐源考教一番论文中涉及的内容。 念头停留在这里当即开口讲道:“既然论文是由你撰写完成的,那便讲讲你为什么选择这样设计。”说完目光便牢牢注视着徐源等待回答。 “宋院士让你讲你就说说吧。”旁边许崇兴闻言扭头对徐源鼓励了句。 对此徐源倒也没啥好害怕的,在脑海里稍微组织下语言便侃侃而谈。 “传统鸭式气动布局其气动特性不稳定,特别是在超音速下问题被进一步放大,除了结构强度的问题低头力矩力效还会明显降低。” “为此我从宋院士你的文章中得到灵感,采用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的创新设计。” “保证战机在超音速跨音速以及亚音速状态下,气动性能都非常出色。” “另外在这种布局下鸭翼兼具俯仰控制和涡流发生以及涡流操控的三重功效,整机对涡流场的利用水平远远超过之前的机型。” …… 宋文璁认真听着徐源的发言,原本质疑的神情随着时间逐渐消失不见。 反倒流露出欣赏赞扬的目光。 此刻他终于相信这篇论文确实是徐源所写。 论文或许可以借鉴抄袭,但徐源对创新鸭式气动布局的了解和超前理念那可做不了假,甚至就连他都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尽管这些言论从一个本科新生口中说出显得让人感觉有些奇怪。 但事实就是事实。 容不得任何人歪曲忽视。 不过这时他并没有让徐源停下的意思,反倒针对徐源的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布局,提出仍具有的缺点。 想看看徐源的水平究竟到了何种程度。 “你的方案确实是我见过近乎完美的鸭式布局,但如此多数量的的气动面,气动复杂程度可以说已经到了举世罕见的程度,如果我们的战机采用这种外形方案对飞行控制系统便会有极高的要求。” “另外菱形机头加DIS进气道,以及鸭翼边条大三角翼气动布局,最终优化出来的外形将会是超长机身。” “你觉得这种气动结构布局,适合我们将来的最新代隐身战斗机吗?” 宋文璁不愧是国内飞机设计总设计师专家。 在这么短时间内惊叹于升力体边条翼鸭式创新气动布局外也注意到了存在的问题。 徐源自然也清楚这些情况,但毕竟战机外形的设计永远没有完美的可能。 总要保留一些优化一些放弃一些。 关键是要符合自身需求。 思维快速运转下,他几乎没有什么迟疑便沉声开口给出自己的回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