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中午小组答辩结束,徐源出来便看到仍留在这里的邓艳娜,回头和齐同祥等人说了声便迈步走过去。 近前停下脚步后依旧是熟悉的称呼。 “班长。” 邓艳娜听到这两个字下意识抬起视线,看到是徐源连忙站起身打招呼:“我真没想到咱们俩高中毕业后会是以这种方式见面,在箐华感觉怎么样?”她脸上堆出着笑容大大方方聊天。 “我也意外班长你会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 徐源陪笑道:“至于箐华还行吧。” “你现在可是很出名哦,报纸上说你是数学界难得的天才。”邓艳娜颇为轻松的和徐源接着说。 “班长你也不赖。” “和你比我可差远了。”邓艳娜谦虚了句又询问道:“话说你怎么来我们科大当竞赛初评评委了,刚才在答辩室看到可是让我吓了一跳。” “是你们科大数学系的齐教授邀请我来的,下午还有一节公开课呢。”徐源表情有些无奈。 邓艳娜笑道:“原来是这样,那我到时候可要去听听。” 两人简单几句交流下来,仿佛又找到了之前在固远一高时的相处感觉。 徐源考虑到时间不早,便主动提出吃饭。 “要不然中午一起吃个饭,我还约了杨斌过来,本想着等他到了再找班长你叙旧,没成想在答辩现场碰到了。” “可以啊。”邓艳娜满口答应。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在邓艳娜的推荐下,他们来到一家饭馆,并且没多久杨斌也赶了过来。 —— “源哥我可想死伱了。” 杨斌见到徐源顿时便冲上去给了一个结实的熊抱,松开后才注意到旁边还坐着邓艳娜,些许尴尬在脸上浮现又很快消失。 “班长也在啊。” 保持着笑容主动打了声招呼拉开椅子坐下。 昔日同班同学眼下却只有三个人,聊起来却没什么生疏感。 等菜期间徐源告诉了杨斌自己和邓艳娜遇到的情况,杨斌得知徐源是因为当评委才来的庐阳,反倒没有太多惊讶的地方,毕竟他平时可没少关注和徐源相关的新闻。 听完后只是略表遗憾。 “我还以为源哥你是专门来找班长的呢,早知道你当评委我也报名参加高教社杯了。” 最后一句话是开玩笑的语气。 不过徐源对杨斌可是很清楚,对方在自制力上是有些差的。 当初在高三是因为有他监督着学习,还帮助其复习数学,这才在高考中出色发挥考上工业大学。 眼下步入大二,在他看来杨斌能保证不挂科就算很不错了。 参加高教社杯只能是嘴上说说。 但可以确定的是,徐源并不会在眼下这個时候提这些,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他也不可能事事都帮忙规划。 杨斌也没在这件事上过多讨论,随即便主动转移话题。 “源哥。” “我们学校可有你不少粉丝,你在国际会议上演讲的样子简直帅爆了。” “可惜今天王勇杰那家伙不在这。” 仅仅才过去一年时间,徐源就已经在数学年刊上发表论文,参加国际密码学会议作演讲报告,反观他们这些同学依旧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每天不是想着吃饭就是怎么不挂科。 差距简直是云泥之别。 要说有没有羡慕,那答案绝对是肯定的。 但更多却是发自内心为徐源高兴,毕竟徐源的天赋和努力大家都看在眼里。 有今天的成就是应该的。 邓艳娜这时候虽说没有开口,却和杨斌感同身受。 还记得刚看到关于徐源的新闻报道时,她也感到非常震惊,不敢想象徐源仅是上了箐华就突然有这么大成绩。 时间线拉回高三的时候,徐源也就是在数学上有些天赋,成功入选了奥赛国家队。 谁能猜到一毕业便冲天而起。 这让她有时心里会涌现出些许后悔,如果当初估分填报志愿的时候,她没有听父母保守的建议而是选择填报箐华大学,或许又是另外一种情况。 不过时光不会倒流。 既然已成定局她也只能向前看,过好属于自己的人生。 徐源依靠他那敏锐观察力,自然感受到了此时弥漫在周围的异样氛围。 下秒当即接过杨斌的话茬当即表示。 “没关系。” “等有机会咱们把老王喊上一起聚,现在先吃饭吧。” 杨斌听后脸上的笑容也是越发灿烂,无论今后徐源在学界取得什么样的地位,他们都是高中同学外加同桌。 得知徐源下午还要在科大数学系讲公开课,吃完饭杨斌并没有回去,打算跟着听下捧个场。 真要说他也确实很久没听过徐源讲课了。 由于徐源要讲课的消息在科大官网发布了通知,加上上午答辩发生的事,大家也都知道徐源来到了科大,并且还担任了高教社杯竞赛初评的评委,中午在食堂吃饭时有不少人都在讨论。 除了有人表示惊喜,终于能看到这位新闻上的数学天才。 但同样也不缺少质疑的声音。 觉得以徐源的资历还不够资格担任评委。 尤其想到徐源还只是大二学生,并不认为公开课能讲的有多好。 况且徐源取得的数学学术成果是数论领域,作为研究门槛比较低的数学内容,数论一直深受民科的喜欢,自然而然含金量就打了折扣。 因此不少人都对这节公开课表示期待,想要现场看看会出现什么样情况。 于是除了数学系大二大三学生报名,还有很多研究生以及外系的学生过来凑热闹。 没到公开课正式开始的时间,大教室内便已经人头攒动。 有超过两百人以上的学生聚集在这里。 可谓是相当热闹。 趁着徐源和教授还没过来的时候,大家接头交耳窃窃私语,讨论着自己对徐源的认知。 “今年赛区组委会的评委居然真有徐源啊,我还以为别人说着玩呢,让一个大二的学生当评委,是不是有点太过儿戏了。” “好像是齐教授特意请过来的。” “我实在想不到刚大二的学生能有多少内容可以用来讲课。” “估计又是数论吧。” “国内研究数论的民科可不少,我倒是想看看对方在其他领域还有没有天赋。” “天才之名是否符实,等下就都知道了。” …… 大教室内段乐也接过话茬附和着,中午被邓艳娜拒绝一起吃饭后,他便弄清楚了徐源的身份,下午过来还特意准备了几道大三的数学题,想找机会请教徐源戳破其身上的天才人设。 反观邓艳娜和杨斌,他们两人则是坐到了一起,非常期待徐源要讲的内容。 “没想到源哥在你们科大也这么多粉丝,来听讲的人比我们学校人气最高的教授讲课都多。” 杨斌这时环视着教室内的情况,扭头向邓艳娜表示感叹。 邓艳娜目光不动淡淡回答:“可能都是想看看徐源被称作数学天才,实际数学水平究竟如何吧。”然后便保持起专注不再言语。 见此杨斌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得耐心等徐源过来。 但如果他再仔细瞅瞅的话,那么则会发现教室内还坐着其他熟人。 “好像他们在说小源,这节公开课应该没有问题吧。”徐莹听着周围大家的议论,低下头小声和身旁的赵玲玲说。 是的。 徐莹知道徐源来了科大还要讲课。 作为当姐的这时候肯定要过来看看,何况她还从未见过自己弟弟站在讲台上的样子。 于是把事情告诉闺蜜赵玲玲后,两人顿时一拍即合跑了过来。 “你对你弟弟还没信心啊。”赵玲玲闻言白了一眼说:“同龄人里面我看都找不到第二个数学天赋比他强的人了。” “说的也是。”徐莹闻言点头认可。 徐源眼下并不知道大教室内发生的事情,此刻他正和齐同祥以及另外几位数学教授往这边赶。 “关于这节课的内容你想好没,是关于卡迈克尔数的吗?” 齐同祥考虑到讲课的效果,走着时嘴里突然蹦出这么一句话,想知道徐源等会在公开课上要讲的具体内容。 而这件事也引起了其他几位教授的兴趣。 没等徐源开口回答,便相继附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个我看可以,尤其是小徐你证明卡迈克尔数间隔问题使用的筛法。” “看来今天要好好听课了。” “那咱们这次就重新当一回学生。” 将几位教授的话悉数听进耳朵,徐源嘴角却浮现出一抹神秘笑容,向齐同祥说出自己的打算。 “齐教授。” “今天我没打算讲数论。” “不讲数论?”齐同祥闻言有些发怔。 众所周知徐源取得的数学成绩目前仅限于数论,只需要把参加数论学术会议报告的内容讲下就行,毕竟涉及到哈希函数的密码学放在这里也不合适。 结果徐源却有其他打算。 念头停留在这里当即追问道:“那你准备讲什么内容?” “等会您就知道了。” 徐源对此并没有直接回答齐同祥的问题,而是暂时先卖了关子。 随即在齐同祥等几位教授的期待下,迈步走进已经坐满人的大教室中,大家看到徐源和教授的身影,也顿时安静下来。 齐同祥等人这时候扮演的是学生角色,进入教室便朝台下走去。 并没有要在台上逗留的意思。 有数学系的学生看到,很有眼力劲的让出座位,自己选择在旁边站着听。 徐源走到讲台目光在教室内扫视,立刻便注意到了姐姐徐莹和赵玲玲的身影,对方还挤眉弄眼示意了番。 虽有些意外姐姐会不打招呼跑来科大,但倒也没有影响他的节奏。 “感谢各位同学和学长学姐来听听这节课,今天我要讲的内容是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脸上保持着和煦表情,说完拿起粉笔转身面向黑板写出一串数学公式。 “detDu=f(x,u,Du)” 正是他所研究的毕业论文蒙日安培方程。 他想着既然埋头研究蒙日安培方程没有进度,那不如借助这个机会在讲台上尝试证明。 说不定身处不同的氛围,能够迸发出灵感产生新思路推动进度增长。 而伴随徐源写出这个公式,此刻教室内大家的反应却完全不同。 包括段乐在内的大三大二学生满脸懵圈,没想到徐源要讲的并非数论,而是基本上大三大四才会学习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让人不由得有些傻眼。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