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哪怕在不是很好的条件下,照样能在数学领域发出耀眼光芒。 只是如果当初徐源选择加入普林斯顿大学,那么这些成就则会归功于他们。 说不定会比现在的成就更进一步,成为不输于高斯那样的数学家。 不过眼下他也只能想想。 很快随着礼仪人员上台,他立刻回过神来,从礼仪人员手中接过证书然后颁发给徐源。 “感谢你为数学研究所做出的贡献。” “谢谢。” 徐源双手接过证书,接着按照流程发表感言。 所谓获得荣誉发表的感言,无非是和大家说说话。 因为台下坐着的基本都是同龄学生,徐源便采取了轻松幽默的方式。 自身具备的强大数学天赋,外加不俗样貌和讲话时那种气质,使得现场氛围很是高涨欢快,甚至徐源在台上看到还有女生对她使眼色。 毫不掩饰表达自己的喜欢。 使得徐源也不得不暗自感慨外国女生确实大胆。 “这位来自华国的数学家太优秀了,不知道和他谈场恋爱会是什么感觉。” “别做梦了,人家马上就要离开普林斯顿。” “真是一个不好的消息。” “看来只能等下去要一个联系方式了。” 徐源听着坐在前排人的交流,心里也是哭笑不得。 但他可没有要和海外女生谈恋爱的打算,毕竟相比较热情似火的女生,他更觉得与陈雨然相处舒适自然。 最后向众人表达感谢,并专门回答了总台记者提问的采访问题,便匆匆回到台下。 整个荣誉博士证书颁发仪式进行一个小时不到,便宣布圆满结束。 和德利涅他们告别后,徐源准备先回酒店房间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届时乘坐最近的一趟航班返程。 安排好后面的行程,刚准备动身,却见一男一女两个外国学生朝他走来。 对此徐源并没有急忙离开,而是特意停下脚步稍等了半分钟。 主要这俩人他并不陌生,正是先前冯祖明去机场接机跟在他身边的两人,分别叫做麦克和卡琳达。 “嗨徐源。” 卡琳达走到近前后主动和徐源打招呼,脸上依旧堆着自信开朗的笑容。 旁边的麦克则比较激动,开口便是前两天现场证明丘诚桐猜想的事。 “徐源你实在太酷了,我还是第一次真正看到敢在那种场合下尝试证明数学猜想的人,很可惜没能在现场亲眼见证这历史时刻。” “谢谢伱的称赞。”徐源嘴角噙着和煦笑容说。 接着又抬起视线看向两人问道:“你们是特意来和我告别的吗?” “这是朋友应该做的,不过我建议你最好换一条路离开我们学校。”卡琳达笑呵呵一脸神秘的说。 就连麦克都忍不住接话道:“徐源你太受欢迎了,外面很多人都想和你认识。” 闻言徐源想到刚才演讲时台下情况,仅在脑海里稍微脑补了一下画面顿时一阵寒颤。 他可知道海外女生的热情和大胆,这要是被包围的话虽说掉不了肉,但估计十有八九会被揩油亲吻。 这也要是被拍到传回国内,那可就太有损形象了。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把目光再次放在了卡琳达和麦克的身上。 “作为朋友你们一定会帮忙的对吧?” “当然。” “跟我来。”卡琳达很酷的丢下这句话,然后朝着另外的方向走去。 见此徐源自然不会迟疑,直接迈步跟在对方身后。 没多久他们便顺利到达学校门口,对面的酒店可以清楚看到。 待三人停下脚步后,卡琳达才转过身说:“用你们的话讲叫一路顺风,希望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其中成语特意用了有些口音的普通话。 站在旁边的麦克则是请求道:“以后我能发邮件向你请教数学问题吗?” “没问题,我想我们会有机会再见的。”徐源看着自己交的两个外国朋友郑重回答。 然后在两人热切目光注视下,徐源返回酒店,只留下熟悉背影。 …… …… 普林斯顿这边的事情处理完,下午徐源便转车前往费城乘坐飞机离开。 同时应唐时宏的要求把航班信息发了过去。 依旧是较长时间的飞行旅途,但可能是来时习惯了不少返程身体颇为正常,并没有出现什么难受的感觉。 而就在徐源乘坐的航班,即将在燕京国际机场降落的时候。 接机区域已经聚集了不少新闻记者,都想要第一时间对徐源进行采访。 毕竟这次徐源在普林斯顿,现场证明了几十年没有进展的丘诚桐猜想,为百年前提出的卡拉比猜想彻底画上圆满句号。对这种难得的数学盛事,海外不少知名媒体报纸都进行了报道,国内方面又怎么可能落后。 好歹这也是宣传国内数学界的机会,能够有效提升民众的自豪感。 除此之外便是箐华数院的接机团队。 系主任廖方义和唐时宏教授亲自到场外,还有几位来自数学理事会的理事成员。 大家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足可见对徐源的重视。 但如果徐源眼下在这里的话,则会发现人群中还站着位手捧鲜花的女生,其扎在脑袋后面的斜马尾可谓格外显眼。 不是陈雨然又能是谁。 “这里是燕京日报,再过十分钟我们的数学天才箐华博士生徐源,就会从普林斯顿平安抵达燕京。” “此次徐源受邀参加数学年刊学术会议,在现场成功证明丘诚桐猜想,引起数学界众多人士高度评价,这次证明也彻底为卡拉比猜想画上了句号。” …… 临近航班降落,有记者已经开始面对镜头报道,整个场面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路过的人。 要不是看到箐华数学科学院的牌子,估计都要以为是哪个大明星来了。 反观廖方义这边要稳重的多,只是站在那里互相交流攀谈着。 徐源并不知道学校方面还准备了接机,从飞机上下来后本想着做出租车直接回学校,结果还没反应过来就看到一群扛着短枪长炮的人围上来。 “他就是箐华的徐源。” “徐源出来了。” “动作快点,我们赶紧过去采访。” 听着耳旁传来的喊声,弄清楚是记者后,徐源心里也是哭笑不得。 毕竟整个人都已经被围在中间,不接受采访想跑显然是不可能了。 几乎是念头刚停留在这里,便听见面前记者纷纷开口提问。 “徐源同学你好,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请问你这次成功证明丘诚桐猜想有何感想?” “你先后在数论和几何领域取得佳绩,你承认自己是数学天才吗?” “对于数学界给你的数学王子称呼你怎么看?” “我是青年报的,请问你接下来还会继续尝试证明数学猜想吗?” …… 徐源虽然不太喜欢被采访,但眼下这种情况只能开口进行回答。 “大家请一个一个提问,相关问题我会给予回应。” 先喊了声让周围安静下来,省得影响到其他下飞机的乘客后,徐源这才根据刚才的问题往下说。 因为有些在普林斯顿的时候,就已经有记者提问过属于重复的。 回答起来倒也简单,基本都不需要组织语言。 而这时处在外围的陈雨然,则有些担心的看向身旁廖方义询问。 “主任。” “咱们是不是应该过去帮忙解围啊?” 她这几天自然都在关注海外的新闻,得知徐源成功证明了丘诚桐猜想,心里面也是为徐源感到高兴。 碰巧知道数学系要组织接机活动,她便找到廖方义让对方同意她参加。 毕竟有长辈之间的关系在,加上廖方义也知道这俩人正在交往,对此自然没有拒绝直接答应下来。 廖方义听到陈雨然的话,扭过头脸上堆着笑容,用调侃的语气说:“现在就开始担心上了,放心吧,他这次在数学界引起这么大热度,想一直低调可不行。”并不认为徐源接受采访是件坏事。 主要国内数学界需要提升在国际上的权威,以前苦于没有办法只能忍耐。 如今徐源俨然成为华国数学界一颗耀眼新星,该有的报道肯定是不能少的。 陈雨然听到廖方义这么说,顿时就把头转了过去。 耳朵很快变得红润起来很是不好意思。 主要廖方义是她比较熟的长辈外,旁边还有那么多教授在。 其中还包括徐源的导师。 多少有些难为情。 好在廖方义并未接着往下讲,随即看到时间差不多后便带人朝徐源走去。 近前后当即对那些记者说:“徐源呢还要赶紧回学校处理些事情,所以今天的采访就先到这里吧。” 身为媒体记者,对于箐华数学系的主任那自然不会陌生。 尽管还有很多问题想要询问徐源,但话都说出来了肯定要给面子。 毕竟那可是箐华。 于是随即众多记者摄像,便主动让开道路。 徐源顺利脱身后脸上也是堆着笑容,当即走到廖方义面前打着招呼。 “主任。” 说完又把目光看向旁边的唐时宏开口道:“导师你也来了。” “这次干的不错,有魄力。”唐时宏伸手拍了下徐源的肩膀满脸骄傲。 下秒陈雨然则走出来把鲜花递到徐源手中,并同时轻声说了一句:“祝贺你又成功解决一道数学难题,大家都为你感到骄傲。” 徐源对陈雨然的出现是比较欣喜的,不过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收下花后只是注视着陈雨然吐出两个字。 “谢谢。” 将这幕看在眼里,廖方义笑着说:“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就别影响机场的正常秩序了,先回学校吧。” 闻言徐源自然没有意见,接着便跟随众人向外面停车的地方走去。 至于那些媒体记者,自然也不会耽误时间,纷纷回去尽快把采访的新闻报道出来。 可以预见未来几天,关于徐源的报道只多不少。 路上徐源则和廖方义唐时宏他们讲述了自己这次普林斯顿之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