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举行一次,其中每次不超过两名院士的最高科学技术奖,毫无疑问象征着科学界的最高荣誉。 徐源已经接到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消息,邀请他参加月底的奖励大会。 显然他完成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设计,成功入选了科学技术进步奖。 先前在航空工业集团参加总结大会时,董事长陆东明就已经提前告知了他相关消息。 因此接到消息时,徐源除了有些兴奋外,并没有表现出多少惊讶。 加上陈雨然刚结束完研究生毕业典礼,后面紧接着便是要忙结婚的事,徐源整个六月都会待在燕京。 好在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那边,关于察打一体无人机项目稳步推进中。 暂时不需要操心什么。 当国产隐身战斗机成功首飞的那刻,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便拥有了先进的技术。 依靠他设计的无人机方案,相关技术能很顺利的应用其中。 包括涡轮发动机航电系统等飞机重要部分。 这天上午燕京某小区,书房内徐源坐在自己实木办公桌旁。 神情格外专注。 埋头计算着那两大模型参数。 相比较借助电脑计算核对,他还是更喜欢笔算,并且效率丝毫不低。 眼前桌面上堆放着大量的草稿纸,能看到各种复杂的公式符号。 不知过去多长时间,他这才停下手上动作,抬起视线稍微扭动下脖子。 自顾自轻声低喃了句。 “新的空间环境模型基本完成,剩下的力学模型也能很快完善。” 这几个月他对时间的利用可谓相当充分,眼看就要完成模型解决空间轨道对接问题。到时只要和魔都航天科技研究院完成工作对接,等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飞行器相继发射调相轨道,便可以正式开始飞行器空间轨道对接工作的尝试。 话音落下他又拿起旁边的魅族智能手机,按亮屏幕看了下时间。 上午十点钟。 说起来这款手机还是陈雨然送他的,作为国内首款智能手机,年初正式上市后也是引起了大家讨论。 陈雨然特意买了两部,俨然当成了情侣款。 徐源上部手机还是高考结束后买的按键机,虽说已经用了几年时间,但手机质量方面却没有任何问题。 他本人如今对手机并没有太大要求,无非打个电话发个短信。 要不是这是陈雨然送他的礼物,估计大概率不会更换原本的按键机。 毕竟智能机功能虽多,却没法砸核桃了。 正当他想着这些,书房外面也顿时响起了陈雨然温柔的声音。 “徐老师,咱们可该出发了。” 是的。 自从他担任箐华的教授后,陈雨然便一直用徐老师来称呼他。 说是要当他一辈子的学生。 徐源闻言嘴角浮现出一抹温馨笑容,随即冲着门外喊了句。 “我马上出来。” 临近婚期他们两人颇为忙碌,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他们亲自处理安排。 甚至徐源都感觉比自己搞学术研究还累。 按照两家人讨论好的结果,月底奖励大会结束后先在燕京举办婚礼,等春节返回老家再在徐寨村办酒席让父老乡亲沾沾喜气。 相关邀请参加婚礼的人,也都已经通知到位。 不过今天他们出去却不是为婚礼的事,而是老丈人陈建方的邀约。 说是有什么事情讲。 对此徐源自然没有耽搁时间,简单整理下桌面,便走出书房。 随即出门和陈雨然一起前往她家。 …… 正值周末陈建方也罕见的放松了下,亲自下厨做了满桌的硬菜。 徐源轻车熟路到岳父岳母家里后,本想有眼力见些主动申请打下手,结果却被陈建方直接给拒绝了。 “你和雨然到客厅等着吃饭就行了,这点饭菜还用不着人帮忙。” 面对陈建方的强行态度,徐源也是哭笑不得。 只得安心坐到客厅沙发上。 苏玫红则第一时间端来一盘洗干净的水果,对这個女婿简直比亲儿子还亲。 “小源来吃点水果。” 徐源则主动站起身,很是嘴甜的喊了句:“谢谢妈。” 给大教授当女婿当成他这样,也算是独一份了,陈雨然都只有羡慕的份。 随即待几人重新坐下,苏玫红才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女儿身上。 “雨然你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 始终搂着徐源胳膊的陈雨然,听到母亲询问自己工作的事情,这才松开手神情自然的开口回答。 “我已经通过了总台的面试,下月就会正式上班成为实习记者。” 提到自己面试上总台的实习记者时,陈雨然脸上也不由得洋溢出些许骄傲。 从最初性格内向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却坚持自己想当记者的梦想,到今天阳光开朗研究生毕业,这其中的成长徐源都看在眼里。 所以对于陈雨然面试总台记者,他是非常支持的。 而最终的结果也是皆大欢喜,陈雨然顺利成为了总台的一名实习记者。 今后出外场任务时,说不定还能有机会采访自己的天才老公。 苏玫红听完只是点点头,并没有多说什么。 她本人的思想属于比较传统的那种,心里面更希望自己女儿结婚后能多顾家。 但看到徐源也乐意支持她女儿实现梦想,自然不会在中间讲什么,好在两个人工作的地方距离不远,以徐源的获得新学术成就的速度,说不定在新闻采访活动时还能经常见面。 不多时。 徐源和陈雨然帮忙收拾桌子,把饭菜端出来,陈建方才算摘掉围裙。 “很多菜都有段时间没做了,小源快尝尝我这手艺退步了没有。” 陈建方待大家坐下后,便立刻招呼起徐源,脸上始终挂着灿烂笑容。 本来因为空间轨道对接技术的难题,他和院里顶着不小的压力。 平时根本没有想工作之外事情的心情。 就拿今天亲自下厨做饭来说,放在前段时间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正因为徐源的参加,很快提出了建立空间环境模型和力学模型,来预测空间环境变化保证对接精准,并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把模型完成大半,也算是让他吃了颗定心丸。 整个人都显得轻松了许多,脸上笑容也多起来。 徐源听到陈建方的话并没有多想,拿起筷子夹了下菜放进口里品尝。 然后发自内心的讲:“这分明是又进步了。” 接下来的时间饭桌上很是和谐,交谈起来时不时传出欢声笑语。 陈建方并没有去讲正事,徐源自然也不会在饭桌上主动去追问。 约摸过去半个小时。 待大家吃的差不多时,只见陈建方放下筷子,突然抬起视线看向徐源。 迎上陈建方的目光,徐源顿时反应过来,明白这是要讲正题了。 毕竟他可没忘记,今天是对方特意喊他过来的。 于是当即停下手上动作集中注意力。 “其实今天让你来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不下周就是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吗,咱们探月卫星工程拿到了提名,你解决卫星的轨道问题优化了卫星的热控系统,理应和团队一起出席奖励大会。” “到时候上台领奖,这也是属于你的一份荣誉。” 陈建方作为航天系统的人,并不知道航空工业那边已经为徐源申请了奖项。 在他看来没有徐源帮忙,那么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工程肯定不会进展顺利。 如今此工程既然被提名奖项,项目主要成员肯定都要上台领奖。 徐源虽然已经是箐华数学教授不假,可在奖项上只有数学领域的高斯奖。 如果能拿到五大科学技术奖,哪怕是团体奖,对徐源也是很有好处的,能够称得上是一种资历。 徐源对探月卫星工程提名并不感觉意外,毕竟此工程可是开创了航天事业新里程碑。 不过他早就接到了科技奖励办公室的消息,就算不跟着探月卫星项目成员,照样能够参加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并且他的奖项还是个人提名,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含金量更高。 但就当他准备告诉陈建方这件事的时候,刚开口便被陈建方的话打断。 “可是我……” “我知道你担心自己不是航天系统的人,这点并不会影响什么。” “到时候你跟我们一起进去就行。”陈建方摆摆手笑呵呵的解释道。 他还以为徐源是担心自己并没有入职空间技术研究院没法上台领奖,所以才赶紧解释了这么一句,想要打消徐源的疑虑。 将陈建方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在这种情况下徐源想了想只好作罢。 反正都是去会堂参加奖励大会,跟着航空工业还是航天并无区别。 而对此旁边的陈雨然和苏玫红,也都非常为徐源感到高兴。 以这个年纪取得如此成就,放眼这么多年的历史都很难找到第二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他们的婚礼还有很多事,吃饭完徐源和陈雨然并没有过多停留。 随即便告辞离开。 —— 伴随奖励大会临近,网上针对获奖项目和人员讨论的声音也多了起来。 毕竟最近两年国内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究竟谁能成为这次奖励大会的赢家,确实是一件值得分析的事。 谁让每年一次的奖励大会,是这个月全网热度最高的话题。 大量官方媒体都会进行报道。 哪怕是晚上七点的新闻,也会抽出一定时间对大会情况介绍。 其中被提及最多的名字,自然非徐源莫属。 没办法。 徐源以二十多岁的年纪,担任箐华大学数学院正教授职位。 并兼职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 加上证明数论领域终极问题哥德巴赫猜想,拿到国际数学联盟颁发的高斯奖,这些成绩实在是太过耀眼。 按理说获得科学技术五大奖项也未尝不可。 不过五大奖项的评选标准,主要是科学技术领域上的重大进展。 单是理论数学方面的学术成果,似乎没有资格参与五大科学技术奖项的评选。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