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2009年6月29日,周一,宜嫁娶。 上午徐源领着杨斌和王勇杰,以及李振亚刘洋四个伴郎成功把陈雨然接回举办婚礼的酒店,双方父母和现场宾客全都充满笑容。 如果这个时候有记者在现场的话,则会发现参加婚礼的人很多都比较熟悉。 除了箐华数学院工程力学系,以及新闻系方面的院士教授出席,还包括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和空间技术研究院的项目带头人研究员,就连马智明都带来了不少数学理事会的人员。 甚至很多海外的知名数学家学者,尽管没能来到现场也视频送上了祝福。 不知道的是恐怕都以为是学术界大佬聚会。 足以称得上排面。 在中午酒席开始吃到一半时,徐源也和换了衣服的陈雨然按照流程敬酒。 今天徐源无疑非常高兴,除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更是见到了很多熟人。 尤其中间没少和杨斌王勇杰,以及李振亚刘洋他们聊天畅谈以前学校里的事。 刘洋读了箐华数学院的研究生,平时见面的机会还比较多。 李振亚和王海涛回了家乡城市发展,彼此都有各自的人生和生活,想经常见到显然是不太可能的。 至于杨斌和王勇杰则更长时间没见,交流后徐源知道他们俩都在深市发展。 且对现有的工作比较满意。 倒有些遗憾的是,包括王海涛和其他人,因为各方面原因没法赶来燕京。 只在线上送上了祝福。 不过有点让徐源没有想到,在他们这几个人中,自己居然是最先结婚的,只能说他的运气比较好遇到了互相喜欢的陈雨然。 “在高中我给源哥当同桌的时候,就知道源哥绝对不是一般学霸能比的,必然未来可期有很高成就。” “但我没想到,我对源哥的潜力还是低估了。” “现在我要是和别人说,我的高中同桌是大教授,估计都没有人信。” 这时饭桌上杨斌满脸感慨的说着,对自己是徐源的同桌感到很骄傲。 旁边坐着的李振亚和刘洋也颇为感同身受,频频端起酒杯和杨斌王勇杰他们碰杯。 “谁说不是呢,我刚当上寝室长的时候,也没想到宿舍里能出一位二十多岁的教授。” 毕竟寝室里有人越是优秀,作为舍友就压力越大。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作为徐源的大学舍友,承受的压力更是变态。 他们还在读本科搞毕业论文的时候,徐源都已经要博士毕业了。 并且还是毕业就当教授。 这谁能比的过。 正当他们聊着这些时,很快徐源和陈雨然也噙着笑容走了过来。 面对这些昔日同窗好友,徐源没有任何架子,听到他们讨论自己更是愉快加入了进去。 就这样随着婚礼顺利结束,徐源和陈雨然也很快恢复了平时的状态。 他们俩人并没有计划比较时髦的度蜜月,毕竟陈雨然马上要去总台报道,他近期除了需和陈建方高铎他们前往魔都航天技术研究院,对接航天飞行器空间轨道对接具体方案,还要操心锦城研究所的无人机项目。 接下来几天方时间进入七月份,在徐源的埋头计算核对下,总算成功建立了空间环境和力学两大模型。 确定进度条已经顺利达到百分之百后,他也第一时间告知了陈建方那边。 得到消息陈建方和高铎无疑很兴奋,在见到徐源建立的两个模型后,也当即展开验证确认模型对空间环境预测的精准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