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总算是按时完成了这台涡桨发动机的制造,没有影响到你们的项目进度。” 2011年5月5日,周四,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工程师常汉平,看着眼前这台正与无人机组装的发动机,满脸喜悦的同身旁的徐源和梁占军说着。 尽管刚结束劳动假期,但工作上的事情却不敢有丝毫耽搁。 自从他从徐源那里拿到涡桨发动机的图纸,便被集团列为了重点项目。 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制造。 中间还特意邀请徐源前来指导工作,最终总算制造出了这台先进的涡桨发动机,并成功通过了集团的各项性能测试。 “目前我们的无人机已经完成航电,以及各项内部结构的制造。” “尾部的发动机就位后,最快两个月,就能正式进行试首飞测试。” 梁占军接过常汉平的话茬补充,说话时并未隐藏脸上洋溢出的激动笑容。 无人机项目刚被徐源重启时,他对此还不理解。 尤其看到徐源拿出的无人机设计方案,更觉得这是异想天开。 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种参数。 可随着对此项目的深入接触研发,尤其看到徐源解决了发动机和材料问题,心里面便不受控制的再次浮现出方案中的无人机预期数据参数。 或许他们真能够实现。 研发出世界上最先进,且远超海外水平的无人机。 而要想确定最终的结果,就必须进行飞行测试,用实际数据说话。 因此一想到两个月后就能试飞,他便忍不住有些激动起来。 这时徐源也不再沉默。 扭过头看向身旁的常汉平,笑呵呵回应: “辛苦了常工。” 春节后这几个月,他大部分时间都待在研究所。 还时不时关注发动机的进展。 眼下总算有了成果,心情自然算是不错。 常汉平听到这句话,则把头摇的像拨浪鼓,连忙认真往下讲。 “徐教授你这么说就太见外了,这件事本来就是我们理应去做好的。” “要不是凭借你对涡桨发动机的研究,并且还绘制出了设计图纸,我们也不可能突破小直径发动机技术,研制出这台性能优越的涡桨发动机。” 说到这里常汉平整个人表现的非常兴奋,甚至有种狂热的感觉。 像他们这老一辈科研人员,可以说做梦都想让国家的发动机技术强大起来。 以往国内发动机技术和海外相比始终是弱项,其中便包括航天航空发动机。 近些年战斗机更新迭代虽快,尤其还研发了国产第五代隐身战斗机,但其中涡扇发动机更多还是依赖从海外购买进口。 而无人机使用的小直径发动机技术,更是堪称是薄弱中的薄弱。 毕竟无人机搭载的巡飞弹,进展趋势是管式发射。 这样容易与机载甚至车载系统整合。 管式发射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折叠弹翼,这需要使用小直径发动机才有意义。 刚好徐源自己设计了一款涡桨发动机,并且性能上面甚至比海外先进发动机更强,这使得小直径发动机的问题被解决。 关键通过这款涡桨发动机,他们集团还对涡扇发动机型号进行了改进。 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国产战机都能更换上更先进的国产发动机。 只要想到这些情况,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对未来的美好畅想画面。 “我们的无人机在采用最新研发的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后,机身重量大幅度下降的同时,强度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 “接下来就看试飞后,飞机能不能达到预期参数中的载荷和航程了。” 梁占军突然接话说起来,不知为何又有种患得患失的感觉。 既相信自家的无人机不会让人失望,却又担心到时候试飞数据没有那么亮眼。 徐源将这句话听进耳中,对梁占军的心情自然是表示理解。 不过他却是胸有成竹。 “放心吧,咱们的这架无人机,肯定会给全世界一個惊吓。” 扭头还不忘向梁占军回了句。 而他这句话也确实没有说错,这架无人机的问世对国内来说肯定是惊喜。 但对海外方面绝对堪称是一个惊吓。 毕竟如此远航程、重挂载、多用途的无人机,都已经能称得上洲际。 绝对是目前海外无法想象的。 常汉平闻言也表示赞同,或许是这台涡桨发动机优异性能给他的自信,当即点头附和了起来。 “我相信徐教授说的。” “单是这台涡桨发动机,虽是小直径,其马力就已经超过了1100匹。” “绝对能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涡桨发动机。” “搭载了这台涡桨发动机的无人机,也肯定会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不得不说,常汉平这番话讲到了徐源心坎里,徐源待对方讲完后便发出了邀请。 “希望正如常工所言,另外之后的首飞测试,还望常工能来参加。” “当然。” 常汉平立刻回答:“就算不说,我也肯定会来见证。” 几人的谈话进行到这里,梁占军兴奋之下当即又开口进行保证。 “发动机到位后,接下来我们会加快最后进度,争取用两个月时间让飞机达到首飞标准。” “到我不用太急切,稳扎稳打就好。”徐源听到梁占军的话点点头补充了句。 梁占军作为研究所里的老人,自然清楚项目上的那些要求。 肯定不会做拔苗助长的事情。 于是又特意解释道:“我们心里有数,眼下无人机核心部件都已完成,也就剩下一些外壳方面的工作。”说这话时脸上浮现着自信笑容。 对于目前这台无人机的情况,徐源也是知道的。 完成尾部涡桨发动机的组装后,进度基本上能到达百分之九十多。 用两个月时间为首飞测试做准备,倒也没啥问题。 就这样。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和常汉平离开组装车间。 并未一直留在车间关注。 毕竟无人机项目的具体主持工作,大部分还是由梁占军负责。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已经不需要他瞎操心什么。 常汉平能称得上是比较纯粹的科研人员,眼里面几乎就只有技术。 对外界的物质可以说没什么追求。 哪怕是出差来锦城完成任务,都不舍得浪费这细碎简短的时间。 只要找到机会,便主动和徐源探讨发动机技术。 因为在他看来,徐源能设计出如此性能优越的小直径涡桨发动机,对发动机的研究水平自然很高,肯定也包括其它类型的发动机。 对于国产发动机的崛起,是有很大帮助的。 说实话他巴不得徐源能加入他们西发,并且他也相信能实现的话,国产发动机技术必然会在短时间内呈现出一个大幅度上涨趋势。 不过他也知道徐源现在身上的担子。 除了是数学领域的大师数学家,还负责着航空和航天两个系统的项目。 就算他们西发想挖人,其他研究院也肯定不同意。 好在依靠着这份设计图纸,他们已经让国产发动机性能实现了提升。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算很大惊喜了。 徐源正是清楚常汉平的这种性格,所以也乐得和对方探讨发动机技术。 毕竟能看到国产发动机崛起,是件很不错的事。 要知道发动机作为所有飞机的心脏,对飞机的综合性能起到着重要作用。 ——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两个月后。 在梁占军等项目团队努力下,这架察打一体无人机总算完成。 以完整的机身呈现在大家面前。 而徐源在这两个月时间里,也没忘记对霍奇猜想的推导研究。 霍奇猜想是最反直觉的世界数学难题,可以说汇集了最抽象的数学概念。 它是关于非奇异复代数簇的代数拓扑,和它由定义子簇的多项式方程,所表述的几何的关联的猜想。 在个非奇异射影代数簇上,每一个调和微分形式都是代数闭链的,上同调类的一个有理组合。 其猜想以现代数学的本质,使它大部分几乎不可能被普通人所领会。 这点倒是和数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是夜。 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 某房间里徐源坐在书桌旁,垂下视线整个人显得非常专注。 俨然已经进入到了深度学习状态。 如果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则能发现桌面上堆积着大量写满数学公式的手稿。 全都是他在锦城这段时间的杰作。 “非奇异射影代数簇,一个光滑的多维曲面。” “就像是某个球面通过解代数方程,从而得到一个光滑的二维曲面。” 徐源思维快速运转下,边自顾自说着数学术语,边在草稿上书写公式。 “x+y+z=a” …… 随着时间逐渐过去,直到时钟指针来到晚上十点时徐源才停下动作。 接着看了眼光幕上的进度条,然后从深度学习状态脱离。 —— 任务:霍奇猜想证明 学科:数学 进度:5% 结果:未完成 “想要证明霍奇猜想,在代数几何和分析以及拓扑学这三个学科之间,建立起一种基本的联系,果然是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啊。” 将手中的笔放进桌面上的笔筒,神情复杂的感慨句伸手揉了揉太阳穴。 先前他从黎曼曲面思想推广成高度抽象概念复流形方面入手。 即黎曼曲面的一个有着一种复杂拓扑结构的多维模拟物。 得到非奇异射影复代数簇,就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复流形。 借助分析方法应用于代数流形,意识到由一个非奇异射影复代数簇,所产生的微分形式的有理上同调类可以被看作是拉普拉斯方程的解。 使得面板进度条上的进度增长到百分之五。 要知道在此之前进度条始终为零,表明他并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因此突然看到有了百分之五的增长,他心里也显得非常激动兴奋。 有种终于找对方法的感觉。 虽说距离真正证明霍奇猜想还非常遥远,但无疑是给了他一剂强心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