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为发动机设计锯齿状尾喷收敛片,然后再采用特殊涂装方案,能使得发动机具备低红外和雷达特征,可以说进一步增强了飞机的隐身性。” “徐教授的这个设计实在太巧妙了,先前我们怎么没有想到。” 上午西京航空发动机集团讨论室内,常汉平听完徐源的补充后,整个人像发现了新大陆显得异常亢奋。 而具有同样表现的还不止他自己。 座位上另外几位工程师,都被徐源提出的涡扇发动机优化方案吸引。 瞬间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接着先后讲出徐源方案中令他们激动的地方。 “我个人认为最厉害的,还是徐教授刚才提到的三维矢量推力技术。” “采用这种技术,能够在多个方向调整推力,可以大幅度提升战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刚有人话音落下,紧接着便又听别人接过话茬。 “虽然这些技术方案对发动机的要求变得苛刻,但只要成功研发出来,绝对会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国产涡扇发动机。” “关键搭载这样的发动机,可以增强隐身无人机的整体性能。” “咱们西发最不怕的就是困难,我同意对图纸优化。” …… 徐源在看完常汉平他们完成的设计图纸后,便结合隐身无人机提了几项优化建议,没想到结果让在场的工程师如此激动。 不过听完这些话后,他却反倒是彻底放下心来。 他相信西发肯定不会让他失望。 肯定能成功完成这款涡扇发动机的研发。 接下来的时间,他并没有插嘴加入这轮发言,直到常汉平站起身郑重表态。 “徐教授可以放心,我们会严苛要求自己,多次对这款发动机改进测试,肯定不会影响贵所的项目进度。” “我也相信常工和在座诸位,绝对能研发出这款国产涡扇发动机。” 徐源闻言脸上堆着笑容,很是信任的接过话茬道。 瞬间让房间内的氛围高涨起来。 甚至都能看到大家摩拳擦掌,恨不得现在就泡到车间开始行动。 最终这场技术研讨会进行了三個小时才结束,基本确定了涡扇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接下来只需要适当改进多加测试,保证发动机的高可靠性。 之后徐源又在西京多待了几天,针对发动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讨论。 确定隐身无人机涡扇发动机的研发,正式迈入正轨后才返回燕京。 转眼进入十月份。 对国内来说,十月份最期待的是七天假期。 而对于报名参加高教社杯数学建模竞赛的大学生来讲是出成绩的时间。 也算是国内数学界一个比较重要的活动。 2011年10月12日,周三,箐华大学数学科学院。 徐源正坐在椅子上,用笔在草稿纸上演算霍奇猜想的相关公式。 看到廖方义和唐时宏过来后,立刻暂时停下笔起身走过去迎接。 “廖主任。” “老师。” “你们可有段时间没来了,快进来坐。” 嘴角噙着笑容,热情招呼他们坐下后,又到饮水机旁接了两杯水。 和他们这些上了岁数的中年人不同,徐源办公室并没有放沏茶的茶具。 “这不是知道你是大忙人嘛。”廖方义先是笑呵呵调侃了一句,然后又想到什么忙询问道:“今天我们过来没打扰你吧?” “不打扰。”徐源连忙摆手。 他也知道平时自己的办公室,基本不会有人过来。 除了是他经常出差外,大家也是担心会打扰到他影响思路。 今天既然廖方义和唐时宏一同过来,那肯定是有事情要商议。 于是他便直接询问道:“是院里有什么事吗?” “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今年的高教社杯专家面试放在咱们院进行,院里想让你担任专家评委。”廖方义闻言并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把事情给徐源讲清楚。 徐源对高教社杯自然不陌生,是每年九月份举行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能称得上是不错的数学赛事。 先前他就受齐同祥教授的邀请,参加庐阳市赛区的评委。 至于廖方义所说的,则是全国专家面试,能参加面试的都是一等奖。 通过这场专家面试,最终会评选出最高奖项高教社杯奖。 以及算是亚军的创新奖。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源倒也没什么好迟疑的,直接便满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 毕竟此次专家面试是在箐华数学院进行,他身为数学院资深教授理应以评委出席。 何况整场专家面试也就半天时间,基本不会怎么耽误时间。 看到徐源答应下来,笑容再次爬到了廖方义脸上。 “那好。” “具体流程我等下发给你。” 说完便立刻站起身,并不打算过多逗留。 而这时旁边的唐时宏笑着说:“上午专家团面试结束之后,下午就会公布本届高教社杯奖,到时候有官方媒体进行报道。” 在他看来徐源本质上是数学人,并且整个数学界都在关注着徐源。 想看看徐源对霍奇猜想发起的挑战结果如何。 结果徐源出席的活动都是航空航天领域,有机会自然要在数学领域多露面。 徐源虽没以学生的身份参加过高教社杯,但相应的流程规定都清楚。 听完唐时宏的这番话,当即点了点头。 —— 三天后。 来自各大高校的获奖小组,成群结队来到箐华大学数学院。 在到达休息区候场接受面试答辩时,不少队伍这时候也相互交流起来。 其中讨论最多的,便是这次专家面试的评委。 “哥们你是哪个学校的,听说这次专家评委里面有徐教授,不知道会不会增加面试的难度?” “徐神是箐华数学院的教授,这次面试地点又是在箐华数学院举办,徐神应该会出席担任评委吧。” “希望等下徐教授提问的问题不要太难。” “我倒是挺想被徐教授提问的,平时可没有什么机会见到偶像。” “好期待。” “能被菲尔兹奖获得者面试,就算落选也值了。” …… 对于他们这些拿到一等奖的参赛小组,对数学往往是比较感兴趣的。 并且在班上也都是被称作学霸的存在。 因为有着这些标签,大家基本上都把徐源当做人生的偶像。 毕竟徐源实在是太优秀。 能被自己的偶像面试,无疑是件很兴奋的事情。 不过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认为以徐源在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所提问的问题难度肯定会高不少,真遇上的话表现绝对无法正常发挥。 如此拿到高教社杯奖的概率也就低了。 而就在参赛小组在候场区患得患失时,后面这次的专家评委团也在愉快交流。 此次专家评委箐华这边由徐源和唐时宏出席,燕京大学那边自然还是马智明院士坐镇。 以及抽调的数学理事会理事。 说起来徐源也早已经是国内数学理事会理事,并且等马智明退休后,早晚要担任理事长推动国内数学的发展和进步。 “早就听说你要研究霍奇猜想,也没来得及询问下具体情况。” “现在有什么进展了吗?” 后台马智明向徐源询问起霍奇猜想的事,眼神和表情中流露着浓浓的期待。 旁边其他几个人,闻言也都朝徐源看去。 没办法。 霍奇猜想的诱惑力实在太大。 作为最抽象的世界数学难题,无论谁能证明都将会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到时候国内数学界的权威程度,会再次迎来全新的变化。 彻底走在数学界前沿,引领人类文明数学的发展。 他们都很期待徐源能够完成。 徐源对马智明提问霍奇猜想的事情,倒是并不感觉到意外。 毕竟他向霍奇猜想发起挑战的事,基本在海外数学界不是秘密。 只不过绝大多数数学家,都他选择霍奇猜想研究并不看好。 德利涅算是例外。 尽管眼下他对霍奇猜想的研究还处于困境,但这并不是什么不好意思说的事。 于是稍微组织下语言,便开口回答。 “目前还在寻找更适合的证明思路和方法,想解决霍奇猜想果然没那么容易。” “之前和德利涅教授进行了讨论,算有些收获。” “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寻找方法推导。” 马智明听着徐源的话频频点头。 他当然知道徐源没那么快攻克霍奇猜想,否则也不会被数学界公认为最抽象的世界难题。 主要他是想看看徐源的信心,会不会知难而退。 好在这方面徐源目标非常坚定。 “霍奇猜想是几道世界数学难题中最抽象的,历史有很多著名数学家尝试证明都没有成功,所以短时间内进展不大是正常的。” “不过我相信你肯定能取得成果。” “慢慢来。” “别给自己太大压力。” 徐源把马智明的话悉数听进耳中,随即点点头沉声回应了句。 “我明白。” 随即徐源又和其他几人寒暄了两句,待时间快开始时一同前往评委席。 本届高教社杯数学建模,本科两道题分别是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分析,以及交巡警服务平台的设置与调度。 徐源前两天就已经抽时间看了题目,以及参加专家面试的小组建模论文。 对于担任评委可以说毫无压力。 上午随着专家面试正式开始,徐源也从一些重要角度对参加答辩的人进行提问。 并还会特意补充上自己的指导。 正常专家面试进行下来,完成的算是比较顺利。 另外经过专家评委团的共同决议,最终确定出本届高教社杯奖名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