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源确实和对田振等人说的一样,接下来一个多月时间,大多数时候,他人都会在数学与系统科学院。除了带领研究小组,对黎曼猜想进行论证,还会起到指导其他人的作用。 刚开始,大家还有些不好意思。 担心有问题请教,会耽误徐源的时间。 毕竟他们认知中的难题,可能在徐源那里,根本就是不值一提。 好在田振的性格果断,在这件事上起到了带头作用,只要是解答过程中遇到瓶颈,便会去找徐源解惑。 这样一来二去。 大家发现徐源很乐意指导后,才算没了顾忌。 如此。 使得研究进度也增长很多。 徐源除要负责新一代航天飞行器的研究,便只剩下尝试证明黎曼猜想。 需在国际数学联盟,和克雷数学研究所组建的研究团体之前,彻底解决的黎曼猜想,让这项悬而未决一百多年的著名假设,成功晋升为能促进人类数学发展的定理。 因为新一代航天飞行器那边,设计方案已然完成优化,按照流程接下来会进行相应的验证。 确定可行便会进入研发制造阶段。 以至于目前,他暂时不需要太过问设计方案的时。 可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对黎曼猜想的证明上。 事实证明组建研究小组,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起码在这一个多月时间里,他们的收获是超出预期的。 在小组成员推导下,发现采取目前证明思路和方法,过程进行到某个步骤的时候,就会出现直观错误。也就是说并不成立,后续需要重新更改方向。 对于这样的结果,徐源并不意外。 相反还很高兴。 他给田振等人的研究方向,本就是针对黎曼猜想,比较合理的分析结论。 虽然刚开始能促进进度条的增长,到后面发现是个死胡同,完全是很正常的情况。 毕竟黎曼猜想,要是真能那么轻松证明出来,也不会作为世界数学难题之首,悬而未决了一百多年。 何况此猜想始终拥有很高的人气。 每年不知道,有多少数学家投身其中。 将证明此假设,当做数学生涯中最大的追求,甚至都愿意和魔鬼签订契约。只要能得到完整证明过程,付出生命都甘之如饴。 现在田振等小组成员,相当于极大削减了他的沉没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寻找新的证明思路和方向。 徐源有把握,证明黎曼猜想所用时间,绝对要比研究霍奇猜想短。 哪怕黎曼猜想排在首位。 …… 2019年10月8日。 周二。 假期结束,刚开工的第一天,早上徐源便提前来到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坐在自己副主编办公室内,继续进行之前的工作,以新的思路方法对黎曼猜想重新推论。 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这个假期很不一般。 因为进行了先进装备检阅。 并官方全程直播。 让民众热血沸腾的同时,也向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即光明正大的武力震慑。 刚开始露面的坦克装甲车火炮,或许大家情绪还能稳定,可当组成编队的隐身无人轰战机亮相,顿时便剧烈波动了起来。 毕竟飞翼式的造型是真的帅。 就算出现在未来科幻电影中,都一点不违和。 尤其里面还有着两架特殊涂装,正是已经具备作战能力的量子无人机。 堪称是战场大杀器。 另外,东风超高音速导弹,也在检阅序列。 前不久,这枚导弹刚进行公开试射,让全球都知道了其不可拦截的特性,此时再次返场,毫无疑问成为了网友最喜爱的装备。 至于受检阅的压轴装备,则同属东风家族。 只不过属于远程洲际导弹。 奈何,由于此导弹,并未进行过公开试射,让人多少有些遗憾。 不得不说,这次公开进行装备检阅,所起到的效果确实惊人,可以说在国际上引起了一场大地震。 主要本以为无法拦截的,钱老弹道超高音速导弹,就已经是天花板了,谁曾想竟只是东风家族的一位成员。这种震慑力,任谁也不敢再小觑。 甚至不夸张的讲,安全大楼发言人格温,出席记者会的时候话语都柔和了很多。 尽管都过去了七天时间。 上班时间,依旧有人忍不住摸鱼上网,和大家讨论。 “你们假期都看直播了吗,这次放出来的可是有很多好东西,简直都看花眼了,当然最帅的还是东风超高音速导弹。” “东风超高音速导弹确实帅,科幻色彩直接拉满了好不好。” “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在电影里看到。” “这可是我见到的首个三角扁平式弹头,乘波体就是好用,怪不得能实现钱老弹道。” “我之前看到过祝院士的采访,中间还向徐院士表示感谢,好像咱们看到的这个科幻导弹外形,就是徐院士参与设计的。要不是那次海外的航母编队找事,真不知道徐院士还参与了多少项目。” “徐院士总能给我们满满的安全感。” “要是也能公开试射洲际导弹就好了,没看到确实有些遗憾。” “放心吧,以后肯定有机会。” …… 徐源并不知道,在相同的时间内,此刻正有很多网友,还在讨论前几天装备检阅的事。 他整个人,沉浸在深度学习状态中,仿佛进入到了另外一处空间。周围办公室内的所有声响,都似乎和自己隔绝开来。世界中就只剩下对黎曼猜想的推论过程。 “利用希函数的对称性,证明其零点关于S=1/2对称……” …… 黎曼猜想是关于黎曼ζ函数ζ(s)的零点分布的猜想。 在黎曼猜想中,数学家们把复平面上 Re(s)=1/2的直线称为临界线,运用这一个术语,黎曼猜想也可以表述为:黎曼ζ函数的所有非平凡零点都位于临界线上。 徐源随着这段时间,对黎曼猜想深入研究论证,放弃的思路方法已经不少。 基本上都会在中途走入死胡同。 无法到达最终彼岸。 面对这种情况,就只能仰仗于灵感,重新寻找思路方法。 并适当在公式上变通。 就比如听到所掌握的量子力学知识,在推导过程中便提供了许多灵感,甚至还成功解决过瓶颈。 但可惜,很快又会被新的瓶颈困住。 还有他也没断开和德利涅的交流,两人偶尔会在邮件上讨论。 因为对于德利涅,并未加入海外黎曼猜想研究团队的事情,他是知道的。 不过像威尔斯和陶哲轩他们,这时候就没办法交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