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点火-《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3)页
    下秒又补充道:
    “接下来的这周里依旧不能松懈,要做好工作,然后等待月底超环三号大放异彩。”
    “我有预感,这次点火试验,或许会给所有人一个巨大的惊喜。”
    倒不是说他故意夸大事实,毕竟使用了常温超导材料又有面板进度条提醒,超环三号的表现肯定会超出大家的预料。
    在徐源看来,就算不能真正达到可控核聚变,也绝对是能够具体应用的。
    沈鹏和李国建两人,毫无疑问都对徐源所说的话深信不疑。
    听完脸上也浮现出了憧憬之色。
    其中沈鹏更是立刻保证道:“放心吧徐院,我肯定做好装置的检测工作。”
    而李国建这时也像是想到了什么,突然开口说:
    “昨天我刚好看到一个新闻,是关于海外激光核聚变研究进展的,他们再次实现了点火复现,且增益值出现新的上涨。”
    “消息传出后,可是在国际上掀起了不小的热度。”
    “海外很多相关专家,都开始向激光核聚变的方向进行倾斜。”
    “有些实验室,已经决定更改研究方向。”
    徐源对李国建口中,海外激光核聚变的新闻并没有什么关注。
    不过听完这几句话后,也基本能知道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最近这段时间以来,国内的人造太阳项目就像是被放弃了一样,始终没有新的消息传出。难免会给海外带来一种假象,仿佛人造太阳项目已经停止研究。
    如此便间接为海外国家激光核聚变实验室,所持有的观点进行了证明。
    那就是研究托卡马克磁场约束核聚变装置,确实是条走不通的道路。
    加上激光核聚变研究,时不时有好消息传出。
    难免会让国际上一些其它核聚变实验室动摇,甚至不惜放弃原本的研究进度,从头开始选择研究激光核聚变方向。
    徐源其实对这种情况也表示理解,毕竟国际上那些核聚变实验室,可没有办法研究出常温超导材料。
    而失去了常温超导材料的优势,研究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确实会面临瓶颈。
    不能攻克的话,哪怕再研究个几十年,恐怕依旧没法彻底获得可控核聚变技术。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选择激光核聚另辟蹊径也确实是因出路。
    当然这样的情况,对于国内的人造太阳超环三号来说并不适用。
    因为无论海外的激光核聚变有多少好消息,终究无法让人类真正掌握可控核聚变,彻底解决人类文明所面临的能源问题。
    但等东方超环三号正式点火后,那么人类文明对核聚变的研究,也将直接踏入全新的高峰。
    根本不是激光核聚变能碰瓷的。
    在此之前,对于海外的新闻,确实没必要关注。
    “趁着咱们的超环三号还没有点火试验,就让他们先高兴一下吧。”
    “因为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发现,自己的激光核聚变也就和玩具差不多。”
    “这话说的倒是没错。”李国建闻言笑呵呵回答。
    旁边的沈鹏这时虽没有接口,不过脸上浮现出的神情已经出卖了他,明显已经开始脑补点火后的画面。
    ——
    目前关于超环三号的建造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全部完成竣工。
    后面需要做的,也就是正常的检测。
    保证装置保持在随时可点火的状态,这些由沈鹏亲自负责就行。
    所以徐源和李国建两人,这个月的工作明显轻松了很多。
    只需要耐心等待,超环三号正式点火的那天。
    就这样。
    转眼来到月底。
    为亲眼见证国内首座,常温超导材料托卡马克核聚变装置的点火试验,科学院院长白新周和工程院院长也都提前赶到庐阳科学岛。
    其中还包括院内不少相关领域专家。
    毕竟可控核聚变一旦研究成功的话,是能够在很多领域内具体应用的。
    到时候就需要很多各行业的专家来配合。
    所以这次来见证点火,也算是提前去做准备。
    谁让负责可控核聚变项目的,乃是在整个世界上都赫赫有名的徐源。
    说不定就又会创造新的奇迹。
    肯定要早早做好准备。
    可以说丝毫不夸张的讲,今天点火试验成功,明天科学院就会收到很多份,基于可控核聚变的项目方案。
    点火试验当天。
    徐源和李国建以及沈鹏等项目成员,早早便来到了超环三号所在的房间。
    去做最后的检测工作。
    确保装置各部分均在正常数值区间内,这才回到控制室指挥。
    不多时由白新周带队的专家团,也按时赶了过来。
    徐源放眼望过去,甚至还看到了航天航空领域的几个熟人。
    但仔细想想,如果拥有可控核聚变的话,无论航空战机还是航天飞船,确实都能迎来更新一代的升级。
    甚至只有和可控核聚变沾上边,那对于世界上的其他的国家来说,绝对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到那个时候,其他地区可以说,甚至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真正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总算又见面了徐源,就知道你肯定不会让人失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