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风洞试验-《大国院士从学霸开始》
            
            
            
                
    第(2/3)页
    毕竟连被称作不存在的常温超导材料,和人类文明终极问题可控核聚变,都在他和科研团队的努力之下成功研发了出来,又何况是所谓的力场驱动装置。
    不过单论眼下,哪怕能依靠面板进度条辅助,也暂时未找到比较明确的方向。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只得凭借这段时间自己的研究来分析探讨。
    “其实现在我也没有明确的方向,但相比以前的话我认为常温超导材料,会是我们比较大的优势。”
    ……
    接下来的时间,徐源便在白新周的办公室,和研究小组成员共同讨论研究。
    在结合大家的观点和经验之下,徐源随后有些意外的发现,虚拟面板上关于力场驱动装置的进度条出现了小幅度的上涨。
    这让他隐隐抓住了正确的思路和研究方向,并主动往这块引导。
    以至于到后面进度更是持续增长。
    如此情况俨然说明,他的思路是正确的。
    按照眼下的思路和方向去展开研究,便能够彻底攻克感应式力场驱动。
    面对这种情况,他心里面也是颇为惊喜,没想到今天本来只是想着和小组成员见个面,结果竟意外直接找到了正确方向。
    这样后面的研究,则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了。
    而白新周和另外几位院士,刚开始听到徐源那么说还真以为,眼下并没有确定明确的研究思路。
    尽管有些出乎意料,却也没有太放在心上,反正徐源的天赋和实力在,攻克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技术也完全是早晚的事情。
    但随着在后面的聊天中,他们却发现实际情况好像并不是如此。
    因为他们讨论过后,发现徐源对力场驱动领域的思路非常清晰,甚至后面听起来都称得上是受益匪浅。
    以至于最后全成了徐源在讲,他们几个老院士认真听认真记。
    原本想不明白的问题,似乎都贯通了起来。
    能出现这种局面,则只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徐源很明显已经有了正确的思路和方向。
    “要实现力场驱动,其技术难点是,如何收集转移和导向力场,并且将其转化为实际的动力,但按照徐院刚才提到的思路去做,我认为方案是比较可行的。”    “力场驱动装置还需要高效的能源,以及内部能保证稳定的结构,能源方面有聚变反应堆无须担心,内部结构则需要好好设计。”
    “我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接下来完全能先进一步展开研究试试。”
    听着其他几位院士给出的意见评论,白新周则不由得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徐源。
    眼神中噙着淡淡笑意说道:
    “我就说你小子既然敢搞这么大项目,肯定是早已成竹在胸有了想法。”
    “刚才居然还故作谦虚。”
    “现在全露馅了吧,早知道你已经有了具体方向。”
    原本听到徐源说还没方向,他在心里不由得表示自我怀疑,真以为是自己这次给猜错了。
    结果事实证明他对徐源的判断,依旧那么准确。
    当然这也是一个好消息,起码大家接下来的工作有了具体的方向。
    不用像无头苍蝇那样到处乱撞。
    白白浪费时间。
    另外只要确定方向准确,进度也会非常快。
    徐源知道白新周是有所误会,但想了想也并未在去解释什么。
    既然经过研究小组首次讨论后,差不多有了相对来说比较清晰的方向,那也就没有继续耽搁时间,于是在大家的同意下,当天便前往实验室展开研究。
    争取在短时间内,先制造出一个力场驱动装置样型进行测试。
    ……
    就这样。
    随着科学院总部力场驱动研究小组,顺利步入正轨具体展开实验,锦城飞机设计研究所那边,在航空工业管理三大研究所的共同负责下,也在着手按照徐源的设计方案制造战机模型。
    然后进行风洞试验。
    这也是战机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说起来刚好国内建造了全球风速最快30马赫的超级风洞。
    其先进性处于世界首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