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相比刚才那位研究小组成员院士说的话,很快点便听另外一位研究小组成员点头附和。 明显对此也颇有信心。 按照目前最新型号的翼龙无人机,其飞行速度为四百公里每小时。 尚不到1马赫。 可如果感应是力场驱动装置能够发挥出作用,这个飞行速度将出现明显的增长。 其效果完全能称得上非常强大。 而面对其他研究小组成员的信心,这时白新周却并没有立刻表态。 反倒是把目光看向了身旁的徐源,神情相对来说比较平静的询问道: “徐源,你怎么看待这次测试?” 听到耳旁响起的白新周的声音,徐源顿时回过神来将目光迎了上去。 在脑海中略做思考之后,这才给出自己的回答。 “我们这段时间的努力绝对是有成果的,对于这一点我是深信不疑。” “所以今天的测试,或许不会让我们失望。” 徐源依靠虚拟面板上的进度条,自然能够确定,他们所制造出来的感应是力场驱动装置样品,或许在有些方面优化的还不是太成熟,但起码是确确实实具备力场驱动能力的。 因此无论这场测试的最终结果如何,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帮助。 自然不会让大家失望。 而能够看到,白新周在听完徐源这番话后,眼神之中也顿时流露出了些许不易察觉的放松。 显然针对这次感应式立场驱动装置的测试,她心中所承受的压力也不少。 但出于对徐源判断的信任,这才能稍微放松。 徐源基本上是把白新周的表现看在眼里,尽管知道看上去白新周似乎是比较淡然,可实际上他对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的执念,他要比现场每一个人都高的多。 他比任何一个人都期待,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技术的实现。 毕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力场驱动已经算是他年轻时的一个未完成的遗憾。 现在依靠徐源终于能给这件事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肯定不希望在过程中又出现什么变故。 徐源则是看破不说破。 当话题聊到这里,整个场面又一下子突然变得安静起来。 就在这时,只见梁占军及时走了过来,主动向徐源说明关于测试用翼龙无人机的情况。 “徐院。” “飞机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起飞展开测试。” 说起来今天这个时候,他应该和高玉和黄运良他们讨论玄鸟无人空天战机的事,加快战机的生产制造。 谁让眼下这是他们最重要的项目。 何况又像徐源立下的军令状,绝不能在玄鸟无人空间战机的制造上面拖后腿。 但就是这种状况,他还是毅然决然的抽出了时间。 亲自来参加今天的力场装置驱动测试。 没办法。 力场驱动装置,对玄鸟无人空天战机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必须要确保其装置性能才行。 徐源闻言目光下意识朝梁占军撇去,扭头看到其他几位研究小组成员对此都没意见后,当即也不再过多犹豫迟疑什么,立刻下达了让无人机起飞的指令。 “那测试就开始吧。” 由于翼龙无人机并不需要飞行员驾驶,所以在起飞上面是非常迅速的。 几人站在观众台上,抬头仰望高空,很快便能清晰的看到,视野中有一架翼龙无人机腾空起飞,并以很快的速度消失在视野范围内。 徐源也不是首次参加飞机试飞,对于接下来的流程只能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 随即也没有过多言语,只是领着众人一起前往控制指挥中心大厅。 在那里全程监控翼龙无人机的飞行情况。 梁占军也跟在后面同行 …… 很快。 当众人来到控制指挥大厅,里面的工程人员第一时间报告了翼龙的飞行情况。 “报告。” “目前翼龙已达到最大飞行速度,飞行姿态处于稳定状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