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种浪漫是旁人无法想象的。 不过当沈鹏问出这个问题后,还没等徐源回答,旁边的李国建便已经开口。 “小沈。” “空天战机和空天母舰是绝密项目,我们毕竟不是此项目的核心人员,还是不要询问徐院太多相关内容。” 李国建觉得,以空天战机和空天母舰的保密程度,哪怕是徐源也需要遵守规定。 如果因为告诉他们项目进度,而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就糟糕了。 被李国建这么一提醒,沈鹏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 连忙找补道: “是我考虑的不周,没想到这茬。” 但对此徐源却是面露笑容,当即摆了摆手道:“谁说你们不是项目核心成员了。” 先给这件事定了调后,稍微顿了两秒,然后又详细解释起来。 “其实我这次从燕京过来,除了是庆祝你们成功建造出世界上首座核聚变电站,另外一件事便是为了我国正在研发过程中的空天母舰项目。” “目前空天战机和空天母舰所需的,感应式力场驱动装置已经研发实验成功。” “但用于提供能源的核聚变反应堆,仍旧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 “从我们目前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以超环3号托卡马克装置的体积,并不适合安装在空天母舰上面,必须研发出体积更小的超环4号才行。” “这其中可少不了你们的帮助。” 李国建和沈鹏等人,再将徐源的这番话悉数听进耳中之后,也终于明白了全部情况。 整个情绪也显得比较激动。 能够参与到超环四号的研发工作中,这绝对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 因为如果按照正常的情况来讲,他们才刚刚研发出真正的可控核聚变装置,取得了可控核聚变领域的巨大成功,在这种情况之下,基本上都是对现有的科研成果进行优化,使其技术更加成熟。 绝对不会立刻开始全新技术的研发。 但现在因为无人空天战机和空天母舰,这个特殊的项目存在。 马上就要进行核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研究。 如果能够参与其中的话,对于自身核聚变领域的水平无疑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要知道从某种情况来讲,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研究难度,说不定会比制造超环3号更大。 众所周知。 依靠托卡马克装置,进行人为的核聚变反应。 对于各项数据都有着极高要求。 想维持住磁场和高温环境,若托卡马克装置的体积非常小的话,恐怕几乎不可能实现。 毕竟从当初大体积的超环二号,发展到能稳定长时间进行聚变反应的超环三号,尽管在体积上确实发生了可观的减小。 但主要是借助了常温超导材料的特性。 以及徐源设计的全新装置结构。 如今要将超环三号,体积缩小到放进空天母舰用于能量供应。 确实能称得上是有挑战的一件事情。 不过对于李国建和沈鹏以及其他人来说,则完全没什么好怕的。 先不说终于又能有机会和徐源并肩作战,这段时间检验核聚变电站,也让他们相比之前成长了很多,更有信心能帮助徐源完成项目。 尤其想到今后自己研发的超环四号,将会帮助空天母舰真正展示强大武力。心中便感觉越发骄傲。 于是还没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沈鹏便已经拍着胸脯打起了包票。 “徐院。” “需要我做什么,您尽管安排就行。” 紧接着李国建也勉强压制着内心的激动,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的说。 “如果真能实现可控核聚变装置的小型化,那么应用范围可就太广了,不但能加快航天航空领域的发展,就连在月球建造基地也会变得简单。” 李国建对未来的畅想绝对是符合实际的。 目前月球国际科研站的建设虽仍旧在进行中,但依靠长征十号运载火箭,其效率还是比较低的,哪怕成功完成了在月球制造月球砖的想法。 但如果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变得更为便捷。 那局面就完全不同了。 首先届时可以直接在月球搭建核聚变反应堆,加大月球砖的生产效率。 另外若通过空天母舰运送物资的话,那每次的份量可是长征十号完全没法想象的。 甚至能够建造出像科幻电影中,以核聚变为动力的宇宙飞船。 到那个时候,前往火星也会成为极其简单的事。 而值得一提的是,其实这些情况早在人造太阳项目开始研发时,李国建便不止一次在心里畅想过,甚至晚上睡觉都会梦到那些画面。 只不过实际情况时,他甚至不认为,自己真的有可能见到。 毕竟单以当时人造太阳项目的成果来看,距离实现可控核聚变遥遥无期。 更不要说难度更高的核聚变装置小型化。 那是可控核聚变技术成熟后,才会进一步去研究的更新技术。 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因为徐源的出现,在很短时间内便凭借常温超导材料完成了超环三号,让国内成为世界上率先掌握核聚变的国家。 如今首座聚变电站刚建成,便又要朝着核聚变装置小型化进发。 这简直无法想象。 但偏偏事情放在徐源身上,又让人觉得非常合理。 丝毫不夸张的讲,在这一刻李国建都觉得自己又仿佛年轻了很多岁。 胸膛中有科研人的热血在燃烧,恨不得立刻就开始超环四号的研究。 把自己这一腔热血撒在项目上。 不过内心激动归激动,作为一位老院士,他的思维还是比较理智的。 既然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的研究,眼下已经是必须要做的事,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尽快确定具体的研究方向。 否则像无头苍蝇那样乱撞,可只会白白浪费时间。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也不再迟疑什么,当即主动询问起身旁的徐源。 “依靠常温超导材料,我们才勉强把超环三号的体积缩小成现在大小,如果要应用到空天母舰上,恐怕体积还要缩小个几倍才行。” “这其中的难度可不小。” “徐院。” “你这次既然是专为此事回来,不知道目前有没有大致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随着李国建的话音落下,不单单是旁边的沈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