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徐源掌握了空天母舰进度的详细情况后,思维快速运转下,心里很快便有了计较。通过对各研究小组负责内容适当安排,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效率,使得空天母舰的完成度加速增高。 就这样。 和何鲁平等人的交流结束后,当天徐源便正式投入工作岗位。 亲力亲为参与空天母舰的制造。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原本只有轮廓的母舰,内部逐渐被填满。 变得充实起来。 尤其是当超过十组的力场驱动装置完成安装,以及在多个位置搭载的大推力复合引擎,仿佛都在用实际情况来证明,这并非是一艘普普通通的海上航母。 谁若真的如此认为,那势必会为自己的轻视而付出惨重代价。 转眼临近春节。 就在国内开始陆续张灯结彩,出门在外的游子争先恐后返回家乡过节时,徐源以及其他空天母舰项目的科研人员,却需要暂时继续坚守工作岗位,直至战斗到工作任务完成。 虽说研究基地并没有相关要求,科研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过节。 放假回家享受休息。 但真这样做的,却一个人都没有。 因为科学岛核聚变项目那边,在李国建和沈鹏的主导带领下,空天母舰所需的另外一个反应堆,超环四号终于制造完成。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那肯定要第一时间,完成反应堆的组装。 彻底解决空天母舰的核心能源问题。 毕竟两座超环四号核聚变反应装置,就相当于是空天母舰强有力的心脏。 只有当心脏跳动起来,才能带动身体的其他器官正常运行。 所以经过两边的商议,决定趁着临近春节前,先把能源问题解决掉。 …… 此次组装超环四号,对科学岛那边算是现阶段最后的科研任务,和上一次的组装不同,李国建这回更是亲自带队赶了过来。 当第二个超环四号核聚变装置顺利到达,徐源和何鲁平尤开荣等项目负责人,第一时间带人前去迎接。 “路上辛苦了。” 徐源待双方汇合后,率先和李国建握了下手,脸上浮现着笑容说道。 李国建同样回以微笑:“能按时完成任务,不耽误你们的进度就好,哪里谈得上什么辛苦不辛苦。”他丝毫没有往自己身上揽功。 随着话音落下,旁边的何鲁平也不再沉默,当即跟在后面说了句。 “这个速度可比我们预想的快多了。” “主要还是有了经验,制造周期肯定会短些。”李国建脸上的笑容更盛。 如今他们早已有了超环三号和超环四号的经验,效率上肯定会比之前要快。 甚至今后这个周期还会进一步被缩短。 以便形成稳定成熟的生产线,用批量制造无人机那样的方法研发超环四号。 到那个时候,核聚变反应堆便能走入更多的可应用场景领域。 在更多地方让民众真正享受到,科技发展进步所带来的好处。 而就在几人互相攀谈的时候,沈鹏则没忘记和自己的偶像兼老师徐源问候。 只不过因为这次有李国建在,他不好插太多话。 大约站在原地交流了两三分钟的时间,众人这才在徐源的提议下先前往空天母舰。 本来按照何鲁平的安排,是先把超环四号运送到空天母舰舱内,至于李国建他们则暂时休息,等明天再正式开始对超环四号的组装。 毕竟从科学岛过来舟车劳顿。 但李国建听完后,却是摇了摇头,表示拒绝。 “我们在路上都已经休息过了,还是尽快开始组装早日完成吧,等这边任务完成,我们也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核聚变电站上。” 想着早完成组装早点回去,并不需要休息。 闻言徐源很是理解,他清楚核聚变电站确实是之后国家的重点战略。 计划将在几年内,彻底完成对传统能源的升级。 使用核聚变电站能源,取代以前的火力发电,并更换上常温超导材料,来进行电力的远程运输。 在这个战略方针中,李国建他们这些核聚变人员肯定占据着重要位置。 如果不是要先解决空天母舰的能源问题,眼下恐怕早就全身心扑在聚变电站上了。 而本来聚变电站战略,徐源毫无疑问是第一负责人。 可碍于空天母舰和空天战机这边项目离不开,只能让负责人交由李国建担任。 好在李国建和徐源一起配合了这么多次,自身在核聚变领域的水平,足以能够胜任此任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