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只要购买的数量多,就能凑出精美的诗词。 这让京城的达官贵人们趋之若鹜。 “不管这个酒卖多少钱一壶,必须给本官买到。” “本官要去参加郊游,饮酒之时,必须喝宫廷玉液酒。” “本王不能丢了面子,本王也要吟诗作对!” “本爵喝了一辈子酒,怎能落于人后?快给本爵去买!” 短短几天的工夫,金陵酒肆京城分号的门槛,几乎被踩平了。 随着销售的火爆,各种各样的诗词,也在京城流传。 甚至是还出现了一些绝品,传进了宫中。 乾高宗赵宣和不务正业,就当皇帝而言,他是个二把刀。 别的皇帝都是励精图治,唯独他厌恶国事,崇尚文学。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此时,他正在御花园品酒赏花。 诗性来了,自然要挥毫泼墨一番。 可不知道为何,越看研磨的小太监越来气。 赵宣和哼了一声,“去都察院,把老东西叫来。” 小太监听闻,急匆匆地去了都察院,请来了叶天祥。 赵宣和正在酝酿情绪,小太监想要禀报,却被叶天祥制止。 走到书案前,叶天祥点燃了一股兰花味的熏香。 然后铺好了宣纸,开始为赵宣和研磨。 皇帝像是没看见叶天祥一样,提起笔就写下了一首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别人看见了或许说:陛下牛逼,陛下写得好写得妙,写得呱呱叫。 可叶天祥不同,审视一番之后,面色严肃,声音低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