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叶先生,可否露一手?”衍公和尚满眼期待。 周围文士也传来灼热的目光,叶无忌心里一惊,恐怕不露一手是不行了。 缓缓站起身,来到董如是的近前,上下打量。 “有了,叶某就来一首诗好了。” 猛然间,灵光一闪,叶无忌饱含深情地吟诵道:“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这是……这是清平调?” 刹那间,大厅内鸦雀无声,临危正坐,生怕打扰了叶无忌创作思路。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造了很多词牌,其中最难的当属清平调。 它取自乐府音律中的清平辞,分清调、平调、侧调。 定格二十八字,写出来一点儿不难。 难就难在,写出来之后,不仅有四句三平韵,还要符合古乐府的音调。 历朝历代,除非有大才之人,都不愿意触碰清平调,生怕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大乾开国皇帝,为了拯救文坛,直接下令,三调只留两调。 饶是如此,那些自诩饱读诗书的文士们,也没能写出一首惊艳的清平辞。 如今,金陵第一才子叶无忌,重提清平辞,也让诗会的气氛变得严肃凝重起来。 衍公和尚紧张的手心冒出大量冷汗,死死地盯着叶无忌,心里也不断祈祷: 千万别翻车,千万别翻车……如果翻车,大乾文坛,就真的没救了! 前两句惊艳至极,众人在心中也是默默地填词续写。 可偏偏,绞尽脑汁,搜肠刮肚,愣是接不住前面两句。 这就是他们和天才之间的差距。 董如是的手,也停止了动作,额头上涌出香汗,俏脸上全都是紧张和期待。 就连二楼也打开了雅间的门,目光全都看向舞台前的叶无忌。 沈万山的眼里,爆发出一阵阵的灼热,有的是对叶无忌的赞赏,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褒奖:幸亏没退婚! 拿起一壶酒,咕咚咕咚地灌了一大口,叶无忌走向墙壁。 李为善也急忙走过去,为叶无忌研磨,并选了一支适用于草书的毛笔。 众人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这是要墙上题词了吗?难道他想到了后面两句? 就见叶无忌奋笔疾书,用一首狂草,写下了全诗。 再看最后两句,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