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户部出现了蛀虫。 皇帝立刻下令严查,叶天祥又重新回到了都察院。 打打太极,研究研究食谱,小日子一天比一天滋润。 内阁三佬,立刻给户部施压,户部尚书一个头两个大。 只能去国子监找前任内阁首辅张太岳请教。 这一请教不得了,户部尚书马文才在第二天朝会上,开始为叶天祥鸣冤叫屈。 理由是,叶天祥这就是一心求死啊,陛下,一个人哪能犯下那么多滔天大罪? 叶天祥也是人,他不是呼风唤雨的神。 从户部开始,紧跟着六部官员,也纷纷站出来,为叶天祥鸣冤。 皇帝,也把压力给了三司。 自始至终,刑部、大理寺,都扮演打酱油的角色。 唯有叶希人,是个真正办实事儿的人。 然后,这近千万两的窟窿,就越查越少。 最后,大部分落在了沈一石和郑思同的身上。 案件,似乎也水落石出了:叶天祥就是被“屈打成招”的。 沈一石、郑思同认罪后,被处以极刑,当天就被砍了脑袋。 剩下的就是叶天祥的问题了。 满朝文武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人说话了:叶大人虽然贪了,但窟窿也第一时间堵上了,这应该叫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吧? 朝堂上的风向也变了,分成两个派系: 一个派系认为,叶天祥两朝元老,有功于社稷,功大于过,可官复原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