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现在好了,叶幼安一场辩论,就让道寒重归科考,让道玄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路……” “金陵书院,果然是卧虎藏龙。无愧于国家四大书院之首。”贺季真端起酒杯,“贺某敬二位一杯,以表感谢。” 三人把杯中酒一饮而尽。 “科考的形势已经变了,取消了四大书院的保送名额。”王元晦沉声开口道,“公平竞争下,我建议放弃门户之见,江南书院也和我们金陵书院多走动走动,搞搞联欢。大家相互请教,相互学习交流,也能在教育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贺某也正有此意。”贺季真顿了顿,“不瞒二位,贺某此次来金陵,还有一事。” “愿闻其详。” “贺某准备打破门户之见,把江南诗盟,对所有监生开放,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王元晦和刘汉卿相互对望,纷纷露出笑意。 天下考生何其多? 中榜的,就那么几个。 如果江南诗盟对落榜的监生开放,倒也是他们的一个好的去处。 毕竟,入盟之后,都会为他们量身打造各种诗集、话本、小说。 只要用心,一辈子也是吃喝不愁。 但这件事,也绝非王元晦、刘汉卿二人就能做主。 金陵书院最讲究民主,除了要和所有先生商议外,还要询问一下谢大绅和孔冲远的意思。 如果这二位点头了,这件事准能成。 与此同时,徐有功也收到了八百里加急文书。 看着上面的内容,徐有功激动得手舞足蹈: 哈哈, 叶幼安的推理,真可谓是冠绝古今神行有佳! 金陵有此人,真乃本官之幸,百姓之福! 祖辉那孩子,简直是交友交到了一个活神仙,不枉老子从小就那么看好他。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