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蔡员外,你这有点儿趁火打劫了……” 叶修故作纠结,摆出一副天人交战的紧张表情。 思量许久之后,才狠狠一咬牙,“算你狠,我用便宜坊做抵押。” 民间借贷,九出十三归。 生怕叶修三人反悔,蔡成功立刻就拟定好了契约。 叶修也怕鱼儿脱钩,确定合同细则无误之后,也爽快地在上面签字画押。 契约完成的瞬间,双方几乎都要感动落泪了,都生怕对方跑了。 次日,在码头交割。 五万斤蚕丝,全都转到了刘掌柜三人的名下。 蔡成功嘴角扬起,压都压不下去: 年轻,终究是太年轻。 隔行如隔山,真以为建厂就能赚钱? 用不上两个月,你们哭都找不到调。 老夫,就等着接手便宜坊了。 那两处宅子……嗯,可以再纳两房小妾了…… 叶修三人钻进马车里。 “丝价已经涨到了五两银子一斤,有望突破六两。”刘掌柜还是有些不理解,“公子,为何笃定丝价会暴跌?” 肖掌柜也是心怀忐忑,“咱们算是赌上身家性命了,公子不会算错了吧?” “全国的生丝、熟丝加起来,总值超过三个亿,可朝廷一共才发行了多少银子?商人手里,又有多少银子?” 叶修笑着给两个人分析,“现在是和平年代,一匹丝绸的价格涨到了十二两银子,朝廷会坐视不管吗?他们更怕有人用货物,做空国家的银子储备。” 刘掌柜还是不懂,“可如果开通海禁,南洋人、西洋人还有扶桑人,他们都会争相购买。如果货物供不应求,价格还会涨。” “你错了。”叶修无奈地摇摇头,“朝廷会严格控制出口的。” “啊?公子别闹!”刘掌柜二人声音急切,“有钱朝廷会不赚?” “因为真理永远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没禁海的时候,瓷器、茶叶、丝绸等物品到了南洋会获利五倍。禁海之后,走私的利润涨到了十倍。” “海上走私的是什么人,想必二位心里清楚。朝廷的水师,只是拦住商人的船,不会拦住那些大佬们的船。为何内阁一直不提升海,就是为了吃独食。” 叶修自信满满,“现在朝廷提出开放禁海,那些走私的人,就会走上台面。他们不会和皇帝争抢利润,但会控制出口数额。一件东西如果出口的数量多了自然就不值钱了。所以你再回头看会发现,哪怕开放了海禁,每年能出口的货物,依旧是禁海时候那么多。现在明白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