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考棚里睡了一夜,第二天号炮声响起,代表乡试正式开始。 铜锣声响彻整个试院,差人们站成一拍,齐声高喝:“开题喽!” 紧跟着,一面面地写着题目的牌子,被送进各个考棚。 严守成接过牌子,看见上面写着:刑赏忠厚之至论。 “……”严守成全身一震。 这道题,他再熟悉不过了,就是前些天作答的一道题目之一。 当时,贺道玄看见这道题,还调侃叶修:这么简单的题目,怎可能出现在科考上? 就连叶无忌和李为善都觉得,做这样的考题就是无用功。 因为本年度的出题官是孔冲远,孔家人最在乎脸面,出题肯定是要用论语。 可万万没想到,孔冲远用的居然是《五经正义》,题目很是四平八稳。 唯一刁钻的地方在于,这个题目无法引用经典,更没有实质性的,适合大乾赏罚制度的案例。 严守成立刻提笔,以周朝为准,写下腹稿:文、武、成、康之时…… “刑赏忠厚之至论?” 再看另一间考棚的叶无忌,看到试题以后,使劲儿抽了自己一巴掌。 不信邪的又看看题目,确实没看错。 当下,叶无忌险些笑出猪声:我儿真乃未卜先知的神人也! 他们当时作答的时候,被叶修狠狠鄙视了一番。 用忠厚立论,论述刑赏的轻重,你们写得那么浮靡作甚? 给我重新写,用儒家的仁政思想,去论述现今的刑赏。 但问题是,他们读过的古籍中,没有关于刑赏的互相制约的例证。 叶修给出的答案也很简单,没有引用的经典没关系,自己编。 最好是上溯历史,去论述你个人的观点。 毕竟尧舜禹汤神马的,你编出来别人也不知道真假。 判别不出来真假,谁敢质疑你是胡编乱造? 顿时,叶无忌信心十足地打起来腹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