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叶大人,金陵诗社携秦淮所有倌伶,前来相送。” “大师,我就是个陪考的。”叶修高声喊道,“你怎能让我抢了我爹的风头?” “奏乐!”衍公可不管那么多,轻轻一挥手。 所有的倌伶,都拿起琵琶,齐声演奏了一曲《夕阳箫鼓》,为叶修等人送行。 秦淮河两岸,登船的、候船的举子们,全都露出陶醉享受之色。 演奏结束,叶修等人在甲板上,对着众人拱手致谢。 “诸位再会!” “叶公子,早归!” 大和尚擦拭眼角的泪水,心中也是万般不舍。 客船此时也一一离开码头。 举子们一边偷偷地抹眼泪,一边和亲人们告别。 他们进京赶考,是春风得意。 可叶修却不同,他看向岸边,一道靓丽的身影,正小跑相随。 拿出望远镜,只看见赵悠悠满脸泪花。 他的离愁,也在这一瞬间,被勾了起来。 他也终于意识到,金陵城在世永远的家,这里有人等着他! 大船顺流而下,午时刚过,就到了扬州。 这里起初是最早的大都会,商贾、富商多居住于此。 到了大乾王朝,赵家当了皇帝,金陵取代扬州,成了经济中心。 但扬州依旧是大乾王朝最大的盐运核心,大半个中原的百姓,吃的都是淮盐。 值得一提的是,扬州最大的盐运商,却不是淮商,而是金陵首富沈万山。 盐运暴利,盐商们的生活也十分奢华。 他们赚了钱,除了修桥补路、修园林,养几十个扬州瘦马外,还喜欢助学。 进京的举子们,但凡要走大运河,都会选择在扬州落脚。 不管是哪里的举人,盐商们都会盛情款待,并奉上不菲的盘缠。 也因此,盐商们在文坛的地位很高,风评也很好。 扬州最大的码头,举子们被各家盐商争相邀请,去园林盛情款待。 叶无忌等人自然也是如此。 只不过,他们的规格要更强大一些。 扬州知府宋元杰、扬州通判吴道甲,扬州通知钱宝强,带着扬州府五品以上官吏全部到齐;还有江南诗盟盟主贺季真,金陵首富沈万山,小公爷程鹏举等等。 叶修现在是御史台巡检,奉皇命下苏杭、扬州,各州府自然不敢怠慢。 尤其是扬州知府宋元杰,他不仅是程府的门客,还和叶天祥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