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允炆抱住黄子澄。 “先生,吾非此意啊!” “允炆自小庶出,不曾得皇叔喜爱,百官青睐,就连皇爷爷看三弟有意荣登大宝,也不再对我关怀,允炆不是懦弱,而是自卑!” 朱允炆哭哭啼啼,说出的话也让黄子澄有几分动容。 若是朱允熥一开始就像这般,纵然朱允熥不熟四书五经,怕是自己也会支持朱允熥,而瞧不上朱允炆。 “唉,二皇孙殿下,当今陛下乃千古不遇的人主,陛下根本不在乎嫡庶之分。” “只要殿下能展示自己雄才伟略的一面,纵然三皇孙母族再强,也不过陛下一言所决!” “臣至今日起,若殿下再言不争,臣只能弃殿下而去了!” 黄子澄行了大礼,目光中有坚定也有孤愁。 思绪回到和朱允熥交谈时,想起朱允熥的话,黄子澄心中暗叹。 恐怕我真的所托非人啊! 但看着一直像自己保证的朱允炆,黄子澄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只是黄子澄不知道,一定不能相信一个男人哭着向你保证什么。 ...... 朱允熥已经把蓝玉的事情抛置脑后了。 他准备给古人来一点未来人发明的震撼。 明朝时期,纺织业已经很发达了,历经元末后,为了重建纺织业,老朱和百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善农桑制度、恢复农田、重建丝织工场等。 通过这些举措,纺织业得到了逐步恢复和发展。 明中期到后期的时候,明朝纺织品等畅销海外,成为了明朝出口主要商品之一。 原本小朱准备做化妆品的,推出什么国货很难产品大割韭菜,后面觉得良心过意不去,还是准备割国外韭菜。 所以小朱把目光放在了纺织品上。 以后开启三角贸易之后,棉花等肯定是不缺的呀,所以纺织业还是很有搞头,刚好他曾经流转无数厂,对织机很有了解。 “小宇子,去叫几个会造织机的工匠,要工部的好手,带上我的牌子,就说借几天。” 朱允熥说干就干,本来东宫也有几位工匠,但是小朱觉得他们能力稍有欠缺,刚好皇孙是有一点小特权的。 去工部借几个大匠,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那能用更好肯定要更好的。 小宇子应了一声,也不问小朱要做什么,便匆匆下去了,本来他可以吩咐下面人去,但又怕下面人做事不如他靠谱,便亲自前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