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绥得,古称上郡古邑,素有天下名州的美誉。同时,它还有千狮之城的赞誉...” 绥得县很出名。 陕北有句歌谣: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碳。 “呀!小川哥,咱们快到了吗?” 坐在里侧的张海丽姑娘,满是欣喜的摇摇叶小川,“到了绥得县,咱们是不是就到了陕北?” 这个时期很多人都没出过远门,而且他们的地理知识,也是极度匮乏。 来自江浙地区的知青张海丽,她根本就搞不懂黄土高原的这些小县城,具体在什么位置。 听见有人问。 泥塑一般的叶小川,总算开始有了反应。 “嗯,所谓的陕北,其实就是包含延咹市和俞林市,这两個地方所管辖的范围。 而绥得县,是陕北的交通枢纽,归俞林市管辖。” 叶小川的眼神开始聚焦。 思绪渐渐回到现实之中,“我们前去插队的地方,距离绥得还有200来里地,中途得转乘班车才行。” 见自己的疑问,得到了叶小川的细致解释,开心不已的张海丽莞尔一笑。 随后以手臂当枕头,趴在座位前的小桌子上继续休息。 只是她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的,就那么一直看着叶小川。 眼睫毛里长满敬慕,“小川哥你真厉害,什么都懂。” 什么都懂? 唉! 其实... 我...我踏马...懂个锤子! 莫名其妙的就穿越了。 遇到这档子事,估计就算天王老子来了,他也得懵圈。 后世身为农业周刊主编的叶小川,昨天明明还在和一帮县乡干部喝大酒。 喝着喝着,眼睛就闭上了。 “蹭”! 等到叶小川再次睁开眼。 咋就稀里糊涂的穿越到73年,和自己同名同姓,今年20岁的下乡知青身上了呢? 这一世的叶小川,家在四九城北锣鼓巷。 他家里有一个爸...亲生的。 有一位妈,不过,那是后妈。 这位精于算计的后妈,她改嫁过来的时候,还带来一个比叶小川大3岁的大儿子,一位和叶小川同岁的女儿。 而且这位后妈,与叶小川的亲爸结婚的第二年,又生下了一个小儿子。 另外! 叶小川还有一位今年16岁,明年就会参加中考的亲妹妹。 如果她考不上高中的话,最终结局恐怕就得和叶小川一样,只能当知青下乡插队去。 这一世。 叶小川的家不大,总共就只有2间单身宿舍,但家庭成员倒还挺复杂。 总的来说。 这一世叶小川的亲生老子,是个一心埋头工作的老实人。 为了那一个月42块5的微薄工资,他甘愿一年四季都满身油污的,在厂里修理机械。 而叶小川的后妈,则是一位月工资37块3,性格很阴沉、非常护犊子的纺织女工。 当然...能让后妈维护的,只限于她自己带来的亲生孩子。 而叶小川和他的亲妹妹,则不在此例... 哎...屁大个家,还复杂的很。 慢慢收回思绪,叶小川开始审视自己的处境: 下乡插队接受再教育,本来就很苦。 而贫瘠苦寒的陕北,则是苦中苦,比起别人去北大荒上山下乡,还要艰苦无数倍! 都说北大荒生存条件恶劣。 但好歹那边是肥沃的黑土地,种啥都能长。 并且大家伙平时无论是去赶山,还是跳进海子摸鱼虾,总归还能弄到一口吃食不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