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把钱交了。 接着那位大姐忙着往炉灶里加碳。 一方面是为了给大炕加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好给大家烧热水泡脚。 陕北的炕多半都是这样:做饭烧水的同时,也能烧炕。 一举两得。 只不过,就是油烟有点出不去...好在他们家家户户,谁家也没多少食用油,所以倒也不用去考虑这些。 至此。 大家总算安顿下来,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因为大家心里都知道:以现在这个条件,要想找到这么一个干干净净的落脚之处,可真不容易! 现在外面那些还找不到落脚之处的知青,多半就像流浪的野狗一样的,一群一群的在外面乱窜... 他们才叫个心慌慌、 大姐家里的屋子,总共2间。 里间睡大姐,张海丽、熊英,还有跟着王硕来的叫冉婷、冉苗的双胞胎女知青。 外间睡叶小川、梁少平,王硕,另外还有一个四九城知青张维。 等到大家把外套脱了,只穿秋衣秋裤钻上炕。 连续多日的舟车劳顿,按理说都很疲惫了,结果大家伙儿躺下去,居然一时半会还睡不着! 个个都觉得天旋地转。 感觉整个床板铺,都在转圈圈一样... 再加上没睡过火炕的人,误以为睡火炕很舒服....其实不然! 尤其是挨着烧火那一侧,躺上去,后背跟烙饼子一样的难受! 烫的人,得不停的挪来挪去,要不然真就变烤红薯了。 而头顶,却又有寒风不停的往脑门上钻,用不了几分钟,整个脑门都觉得有点刺痛! 下面滚烫,上面寒风飕飕的... 真真儿让人体会到了,什么才叫做冰火两重天。 “咕噜——” 梁少平肚子里发出一声叫唤。 这下可不得了! 紧接着张维肚皮也跟着咕噜,王硕也逃不了唱响空城计。 西北酽寒。 人体需要用的御寒的能量就多,大家伙儿在火车上吃的那点饭,根本就扛不住。 见叶小川仰面八叉,躺在那里发愣。 没事也得找点事的王硕冷哼一声,“姓叶的,你丫不是喜欢出头吗?现在爷几个都饿了。” 瞪他一眼! 叶小川翻身而起,朝着里屋喊“大姐,能不能麻烦你给我们弄点饭吃?” 整个陕北。 最最具有经商头脑的人,其实就得数,地处南北通衢的绥得县的乡亲们。 听知青要求半夜煮饭吃。 既然有钱可赚,那位大姐倒也不推辞。 当即就穿着秋衣秋裤,来到堂屋里开始替大家伙做饭。 陕北就是这种习惯:冬天的时候,窑洞里大家伙儿都爱穿着贴身秋衣走来走去。 而大姐毕竟是个才26、7的小寡妇。 她这么穿着一身腈纶内衣出来,浑身上下,像气球里面灌了水,一步两抖。 看得人心尖尖跟着颤。 尤其是某处鼓包严重,让人很容易产生联想。 害得炕上的一帮男知青赶紧缩回脑袋,个个仰面朝天和她说话。 不敢直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