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孤注一掷到了要紧处,他别无退路,可手里的长剑终究无法向他的父亲刺过去,也叫半途而废。 他一定是想到了小时候,父亲牵起他的手; 想到了稍大一点,父亲教他拉弓引箭; 想 到了大婚时,父亲的殷殷叮嘱; 也想到母亲死后,父亲停朝三日,悲伤难抑。 看,他心中的良知又跑出来作祟了,多么可笑,多么软弱,多么的无能啊! 可是又多么的让人可敬啊。 人,之所以为人,不就比畜生多了那么一点点的良知吗?” 晏三合的泪,终于在此刻落下来。 “唐岐令入狱,算计的人避之不及,阴险的人落井下石,他呢?他孤立意决,去了牢里。 那是他的恩师,这一趟他非走不可。 他会同唐岐令说些什么? 或许四目相对,什么也不会说;但我相信,临别前他一定好好的,跪在地上冲唐岐令磕了三个头。 唐岐令自尽在牢里。 其实,一个舞弊案要不了他的命,最多罢官流放,可他却死了。 唐岐令为什么死? 他怕事情牵扯到太子头上。” 一个人甘心为另一个人去死,说明了什么?说明那个人值得他去赴死! 唐岐令一死,唐之未进了教坊司,天之骄女委身在各色男人的身下。 八年啊,按道理她应该慢慢熬出仇恨,又将一腔仇恨归于你身上。 可上一个心魔告诉我,她的心里没有仇恨,若有,也不是对你。 我想她一定会常常想起你,想起你眉眼上扬,唤她“未未”,想起你手冲她点点,无奈道一句‘都被先生惯得无法无天了。’ 她后来进了尼姑庵,一生只出过三次庵门,其中一次便是你兵败而死。 无人知道她出了庵门 后,去了哪里。 但我想,她一定是躲在某个角落里,为你流了一场泪,烧了一坯纸,念了许多的经。 试问,这世上有谁,能让她如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