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拿残疾人说事,模仿残疾人,就是有点恶心了!” “可不,还处处是忽悠,这不就是骗吗?” “低俗,恶心,这样的小品凭什么上舞台?” “封,必须封了,让它得小品之王还得了?” “垃圾小品,低俗喜剧!” “污人眼球!” “下架,必须下架封杀!” “连同创作者也一块封杀!” “不然不足以平息民愤!” 很快。 恶意带节奏的言论就淹没了直播间。 很快就不止攻击《卖拐》了,连唐言这个创作者都被人攻击上了。 不过恶意攻击的人是有,但是很快就有更多人跳出来反击了。 “断章取义,故意曲解!” “你们有没有看透小品真正的含义?就跳出来叽叽歪歪?” “小品《卖拐》中的三个角色,人设分别是“乡村人精”,“家庭妇女”和“失意厨师”。演员把自己的位置摆在了观众平视的角度,甚至是低于观众的角度。批评家们可以说,他们是又在嘲笑残疾人,其实根本不对,在表演上,演员们完全是在自嘲。尤其是的表演上,钱书海做得足够认真,演员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带来的好处就是,观众在看小品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他们是用心在演绎角色!” “有道理,小品中的三个角色设定在现实中特别普遍,他们可能文化水平不高,容易被骗,这种蕴含讽刺深意的小品才是真的佳作!” “道理在潜移默化中告诉你,让你惊醒,让你记忆深刻,这样的好小品竟然被人骂。” “恶意带节奏的人,居心何在?” “从一个观众的心理上看,观众们愿意或者是需要看到舞台上的人,比自己还要蠢,借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以应付未知的生活压力。 而现在很多其他小品,演员把自己的位置摆得比较高,一副指点江山的模样,观众在笑的时候,随时都要加小心。 那孙子是不是在嘲笑我的工资低,是不是嘲笑我不上进,是不是嘲笑我老婆又和隔壁老王眉来眼去的? 当观众确认你不是在嘲笑他自己的时候,小品也差不多结束了。 这样的小品有什么意思?根本带不来真正的欢乐!” “网络上果然有高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