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所以以往,哪怕是祖鼎圣殿推动,具体到各个蛮巫部落,也会困难重重,现在却因为蛮魂境的诞生,变得顺畅无比。 这导致的后果就是,杓山开拓军团的规模和数量达到了一个稳定的上限,一个萝卜一个坑,进入杓山开拓军团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源头取法于曾经的凡俗武道,为表不忘本,于是,这部操典又被称为《武典》,因是在杓山军校中完成的编订工作,于是,全名叫做《杓山武典》。 虽说是从零开始,但也并不是让大家无中生有,咱们要做的是先将所有武道成功彻底捣碎,吸取其中的精华养分,为我所用。” 自此之后,这就成了一种新的传统。 而这一切只要发生,都不可能瞒过他的目光。 祖鼎圣殿、甚至整个蛮巫一族,因蛮魂境强者的陆续诞生而经历了短暂的热闹过载之后又再次恢复了稳扎稳打的作风。 而就在次年,将官培训学堂更名为杓山军校,贺校长也真正名副其实起来。 这甚至胜过从他们脑子里抠出更多关于地星联盟的种种情报信息,同样,不遗余力,甚至大张旗鼓的将所有潜伏者挖出来这种行为,更是将一手先手牌生生的浪费掉。 不过,开拓进度也不可能无上限的提升,开拓进度不仅受限于开拓“刀锋”的锋利程度,同样受制于凡民跟进填充的速度。 每年都有数量不菲,越来越多修为抵达筑基境巅峰层次的铁血军煞道修行者进入杓山军校。 这种主动缓解杓山前线的“坑位压力”做法自然得到了从上到下所有铁血军煞道修行者的一致褒扬,在铁血军煞道内部,这部《杓山武典》还没有一笔一字的正式文字出台,就已经被传为未来铁血军煞道修行者必修之典。 这样过度的热情,直到第七位祭骨境巅峰蛮修生啖蛮魂却以自爆身陨告终才稍稍冷却,最后慢慢回落到理智重新在线的程度。 当这部《杓山武典》编成,并彻底向整个铁血军煞道推行,并被所有铁血军煞道修习者掌握之时,便也是这个前所未有的乾辕龙相初见雏形,初成规模之时。 这和曾经前线那些为了验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将官们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再加上巫修一开始就要学习非常多的巫道知识,一些甚至能够影响其一生的巫道理念也多是在这一阶段形成。 而另一边,观礼了第一位蛮魂境强者诞生以后,贺文便没再祖鼎山脉停留,祖鼎山脉也以最高规格的待遇将他送回了杓山新城。 这种转变引发了很多前所未有的新问题就不说了,对薛昆、毒王蜂这些已经借着这个体系修为到顶,进无可进的修行者来说,若继续留在那个位置上,反倒显得有些“碍眼”起来。 随着“回炉重造”的持续进行,遍布凡俗社会各个区域的军队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铁血军煞道的发展自然是呈加速度的态势在整个凡俗社会,所有凡民邦国中快速蔓延。 于己无益,于人有损。 这部武典的诞生,固然有其必要性,但于他而言,在这部武典中埋私货,将自己对于将整个铁血军煞道当成一个乾辕龙相来打造的思路更是有着至关重要、甚至不可或缺的作用。 只有等到蛮修成长到凝血境,甚至是开尘境,部落传承的蛮道已经无法支撑其走得更远,祖鼎圣殿的作用才逐渐体现出来。 无论是祖鼎山脉的蛮巫一族,还是以贺文为代表的铁血军煞道这个还处在萌芽阶段的新兴势力,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积蓄着“内功”。 似乎巫修就是穿长衫的,而蛮修就该是穿短衫的。 从祖鼎山脉回来之后,这样的半隐状态持续了四年之久。 当然,落款署名必有其一份功劳,这也是毋庸置疑的。 而也是这位祭骨境巅峰蛮修的“以命为证”,给其他祭骨境蛮修及时注入了一针“冷静剂”。 那些开拓前线各一线军队的将官们开始有秩序的进入杓山军校进行“回炉重造”,提升所有将官平均素质的同时,也将一批实在跟不上新形势、新节奏的将官汰换掉,而那些在实战中表现卓异的则也通过这个机会焕发光彩,突飞猛进。 薛昆、毒王蜂还有另外四位铁血军煞道的修行者从杓山开拓前线归来,和他一样,也进入杓山军校当起了平平无奇的老师。 因为他们和当年的贺文一样,修为都走到了筑基境巅峰层次,在没有后续功法的情况下,继续待在开拓前线已经弊大于利。 当年为此而选拔的那一批孩童,已经有九成以上“毕业”离开,还留在学校进修深造、随着学校的成长一起成长的学员只有一成不到。 为了完成这部旷世武典,这些在筑基境巅峰“淤积”得越来越多的铁血军煞道修行者,就陪他多耗耗吧。 与此同时,大量原隶属于阵道院、符道院,转修铁血军煞道的修士也入驻杓山军校,符阵相关知识终于在将官培训学堂建立多年之后进入了学校。 双方现在进入到了新一轮的心理博弈之中。 世界之间的博弈,时光就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凡人的一代,甚至一生,很可能就在这种风平浪静,和平安宁之中度过。 转眼间,时间便已来到姜乾苏醒的百年之后。 求月初月票,做个游戏怎么样,十二月份以日更万字为限,月票每多百张,作者便多更一万,比如月票五百,那么十二月就更新三十五万,一千就更新四十万,你们能不能把我累死?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