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猴哥,猴哥!-《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2/3)页

    只是,现在可供选择的范围太小,只能先去看看了。

    想要找猴子还不简单,绍兴那边就有一个现成的。

    呵呵!

    听说杨婕等人是来为电视剧《西游记》选演员,武校的领导表现得非常热情,自从出了一个李连洁,现在招生工作都变得简单了许多。

    第一站,三个人先去了什刹海武校,故事里,孙悟空有很多打戏,初期的大闹天宫,后期取经路上斩妖除魔,这只猴子的身手一定要好,要是没有一丁点武术功底,肯定不成。

    再让李先生推荐其他人,结果就摇头不说话了。

    他是最后一个,随后武校领导就宣布了解散,由各自的教练带着离开。

    后来被压在五行山下500年,吃尽苦头,受尽磨难,经观音点化,走上了取经路,从此,便忠心耿耿,不畏艰险,驱妖斗魔,保着唐僧一路西行。

    最后就是,这个戏拍摄时间会相当长,演员必须能够一心一意,不能半心半意,谈恋爱之类的事儿就要做点牺牲,往后推迟了。

    不过选择标准,杨婕也有自己的要求,首先必须要年轻,易于接受新事物,要学习生活化的表演,不能离开锣鼓经就不会走路。

    从剧场出来,杨婕还在生着闷气,他对演员的要求,排在第一位的就是不能三心二意。

    按照杨婕的要求,所有18到28岁的学员全部被召集到一处,挨个上场打一套猴拳。

    杨婕导演显然不同意。

    既然是猴子,会的自然是猴拳。

    因为一个成熟的戏曲演员,都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不光在舞台上,生活中也已经习惯了戏曲化,走路、说话、哪怕一个眼神,仿佛都带着锣鼓经。

    陈真嘛!

    记忆里后来也演过孙悟空,不过现在还是个很傲娇的大男孩。

    其次要不怕吃苦,演孙悟空是很辛苦的,半路受不了逃走可不行。

    “杨导,您看……”

    关于扮演孙悟空的人选,上午的会上,大家提了好几种备选方案,武术演员、话剧演员,或者是戏曲演员?

    显然杨婕导演很想用对方,可是在谈到具体细节的时候,又出了问题,董志桦是实验剧团的台柱子,经常有出国表演的任务。

    “接下来咱们去哪?”

    “武术功底没问题,确实有几个好苗子,可咱们这个戏不光要打,想把孙悟空演活了,首先还是得会演戏才行。”

    他们现在要拍的是电视剧,不是戏曲艺术片。

    顾北实在是憋不住了,要是继续像现在这样,东撞一头,西撞一头的,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把六哥给刨出来啊!

    懂的人都知道这是托词,嘴上说着考虑考虑,基本上就是没戏。

    武术演员能打,话剧演员会演,戏曲演员有经验。

    虽说举贤不必信,可杨婕已经明白的说了,李小春为什么不适合,谁知道招了李先生的气。

    “这不是扯淡嘛!”

    上午开会讨论的时候,杨婕已经给定了调子,在表演上要有猴子的特点,也就是要有猴性,同时还要具有人的丰富思想感情,另外还要具备神的尊严和神通。

    这种吸引力延续了很多年,一直到新世纪,还有人在幻想着能重复李连洁的模式,比如某个叫傻根儿的农家小子。

    学员们希望自己能成为下一个李连洁,学校领导也希望能从什刹海再走出来一个电影明星。

    可心态好没用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