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大年夜能一边吃着年夜饭,一边看上一场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绝对是极大的精神享受了。 大年初一,本该在家休息的顾北还是早早的就到了台里。 啥意思? “每一个小时统计一次,上面的数都是分段接到的电话数量。” 和顾北一样,黄一贺真正担心的也是媒体,要不然也不会派人将京城知名的报纸都买回来。 好评如潮? “夸呗,黄导,您啊,踏踏实实的,咱们这张成绩单肯定错不了。” “过年好,过年好啊!” 大院里出了这么有出息的一个娃,邻居们也是与有荣焉。 “洪副台长,这下算得上是满堂彩了吧?” 来人连忙将手上拿着的一沓报纸亮了出来。 “另外,接听观众电话的同志还说,头一次,观众打电话过来都是夸的,没有一个骂的。” 顾北这下也彻底踏实了。 一路拜着年到了楼上,敲开黄一贺办公室的门。 要是放在平时,遇到这么冒失的职工,洪敏生怎么着也得批评两句,可今天没必要,大过年的,又是高兴的日子。 啪! 顾北连忙将打火机凑了过去。 顾北刚要拿,谁知道黄一贺的动作更快,一把将纸条抓在手里,结果要打开的时候,却又有些迟疑了。 “这就好,这就好。” 洪敏生看着一脸平静的两个人,反而感觉诧异。 “好了,好了,这下好了,这下彻底放心了。” “黄导,您让我买的报纸,都拿过来了。” 正说着,敲门声再度响起,顾北连忙起身过去开了门,来的是洪敏生副台长。 结果,昨天晚会播出,一个相声,两个小品,还有最后那首《我和我的祖国》,作者居然都是顾北。 可是,让顾北意外的是,连着翻看了几份报纸关于春晚的报道,居然出奇一致的夸赞。 “老黄,你……” 等着观众打电话,等着观众来信。 顾北的话还没等说完,洪敏生便笑了起来。 而在一个没有网络,连收视率统计手段都没有的年代,想要在第一时间知道观众反馈,只能老老实实的等着。 而这个结果,也是整个筹备组应得的,从一开始,所有人唯一的想法就是全心全意把这场晚会做好,更是真心想让全国人民在除夕夜看到最好的节目。 这几个月的辛苦,总算是没有白费。 黄一贺沉默了半晌,突然喃喃自语道。 观众来信虽然还没寄到,可电话总该有吧。 “我的大领导,你就说吧,到底怎么样?” 昨天,黄一贺曾跟顾北说过,为了第一时间掌握观众对于这场春节晚会的反应,台里特意将所有的电话号码都在晚会开始前公布了。 要知道,现在虽然已经允许私人安装电话,但是那昂贵的费用,一般人家根本装不起,而且,还不是谁想安就能安的,得先申请排队,这一等也需要等上一两年的时间。 详细的报道不用看了,单单这标题就足以表明,媒体对春晚的态度。 “我也甭说了,你们自己看吧。” “怎么了?至于这样着急忙慌的。” “洪副台长,来电话的观众,对于春节晚会的评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