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回到家已经十点多了,见正房屋还亮着灯,顾北犹豫了一下,还是推门走了进去。 平时只要不是回来的太晚,顾北都会跟父母打个招呼。 甭管多大了,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都是孩子,晚上不回家,肯定放心不下。 “爸、妈!” 顾孝武和李素芬正在堂屋看电视,央视又在重播《偷吃人参果》。 之前,顾北听台里的同事说过,只这半年的时间,就已经重播了不下二十次,就这还经常有观众来信,要求央视再播一遍,再播一遍。 “南南睡了。” 李素芬看向顾北:“你也不看看都几点了。” 说着话,还皱起了眉。 “喝酒了?” 呃? 啥玩意儿? 话刚出口,顾北就对上了李素芬严厉的目光。 不过也确实是顾北心急了,现在国家虽然也开始号召各地招商引资,不过招引的对象都是境外资本,目的也是为了充实外汇储备。 刚才在百胡同,马三儿还跟顾北抱怨过,不是他不愿意回家住,实在是不胜其烦。 于是,顾北便将事情从头到尾的交代了一遍。 顾北说着就要回屋。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引进外界资本,食品厂现在的问题,说白了就两样,一个是资金,一个是产品,要是能引进……” 顾北笑着:“妈,还是您圣明,洞察万里啊!” 话到嘴边,顾孝武却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要是真的到了那一天,顾北倒是真不介意挽救一下食品厂,当儿子的知道,他老子对食品厂的感情非常深厚。 “灵根,灵根,俺老孙给它来个断根。” 不答应吧? 马三儿做生意发达了,这让他在大院的地位也是与日俱增,那些心思活泛的三天两头的往马三儿家里跑,要么就是求着马三儿带他们一起发财,要么就是希望能低价从马三儿手里拿货。 对于国内的个人资本,从上到下虽然不再抵制,可终归还处在被监管的阶段,将个人资本注入国营厂,让私人成为企业的股东。 顾北赶紧应了。 原先,马三儿算是整个大院邻居教育孩子的反面典型,可现在不一样了,时代不同,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在渐渐的发生变化。 可惜了,如果当时顾北在剧组的话,说什么都要去祭拜一番。 顾孝武听得一愣:“招商引资?什么意思?” 呵呵! “下回再出去吃饭,先回家打个招呼。” 得! 听顾孝武的话,就能想象得到食品厂领导的态度了。 顾孝武突然开口把顾北给叫住了。 闹呢! “怎么就……” 既然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干脆今天就说开了。 李素芬按住了顾孝武的胳膊,她也不想让丈夫太为难,毕竟当老子的现在要问儿子讨主意,面子上肯定下不来。 食品厂的窘境,顾北倒是没怎么当回事儿,这是经济改革的必然,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厂,还能坚持一下,像食品厂这种小型企业,不知道转型,不知道研发新产品,只想着一味的伸手朝国家要救济粮,迟早是要被淘汰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