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见解独到?不过如此!-《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3/3)页

    “书里写了啊,贾母八旬大寿,达官显贵都送礼祝贺,其中特意提到两家,一个是江南甄家,还有一个就是粤海将军邬家,甄家跟贾家是老亲,互相把翻身银子存在了对方家里,邬家既然能跟甄家相提并论,想来跟贾家的关系也不一般吧。”

    描着原图画稿,和在空白的纸上绘图,完全是两个概念。

    我这么有名?

    说起来,这个时候在红学界,周陵只是个名不见经传的晚学后辈,跟周汝昌老先生等人相比,完全不够看。

    等王福林说了,让顾北过来的原因,顾北才知道,是自己误会了。

    赶紧说,说完赶紧走,在这一帮大拿面前,顾北还真有点儿紧张了。

    咳咳……

    读书最怕的就是不求甚解,只有较真的人,才能从中悟出真相。

    真要班门弄斧?

    “王导好!”

    王福林招呼着,还是周陵有眼力见,走过去把窗户给推开了。

    “周陵老师,您好!”

    看看人家,这才叫专业。

    说起来,周陵也是红学界的新丁,对于《红楼梦》的解读,与很多红学耆宿都存在不小的冲突。

    只是……

    招待所的二楼,推开门,顾北差点儿被一股子烟给撞出来。

    顾北又接着说道:“而且前面也曾提到,管媒婆来求亲,后面又提到了粤省的官员来拜访,我就想探春是不是嫁给邬家了。”

    因为后四十回的改编,主要就是由他来完成的。

    肯定是陈小旭不愿意当众做检讨,于是就把他给卖了。

    这么一想,顾北立刻就不内疚了。

    林黛玉的结局,判词当中有一句“玉带林中挂”,似乎是暗示林黛玉最终悬梁自尽了,还有人说,故事里贾宝玉曾将北静王赠予他的手串送给林黛玉,是在暗示林黛玉最终的归宿是嫁入了王府。

    “进来啊!”

    “王导,人来了。”

    嫁给谁了?

    跟传达室登记,等了一会儿,一个青年帅哥走了下来。

    不过如此嘛!

    “再比如探春,前面判词写‘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从判词上来看,结局应是远嫁了,但是,嫁给了谁呢?”

    贾宝玉的结局……

    大热天的,管什么窗户啊!

    薛宝钗的结局……

    屋里除了王福林和周陵之外,还有几位,虽然不认识,但想来也都是对《红楼梦》有很深研究的大拿。

    周陵彻底收起了心中的轻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众人的反应倒是很平淡,顾北说的这些,并不算新颖,有的虽然在红学界存在争议,但也属于普遍得到认可的。

    到时候就算没能演上自己心仪的角色,从培训班走出去,一个个的也能成大家闺秀,以后都不愁找婆家。

    但现实情况就是,红学界的那些大前辈,研究红学多年,思维已经差不多被框住了,很难再有新的想法,换一个年轻人过来,也许能摸着一扇不一样的门。

    草蛇灰线,伏延千里。

    这是脂砚斋上的一句批注。

    对于后面四十回的改编,周陵也是采用这种方式,逐字逐句的寻找曹公在前文当中的剧透,继而往下延伸。

    此刻再看顾北,仿佛见着了同类,顿时聊性甚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