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华娱1981:从西游记开始》


    第(1/3)页

    “王老师,您觉得这一段,如果这样……会不会好一点儿?”

    “对,对,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还有这里,如果转折一下,会不会更流畅呢?”

    “妙,妙啊!我怎么没想到。”

    录音棚里,顾北和王利平坐在一起,时不时的在纸上写写画画,偶尔还弹上一段,看俩人聊得那么热闹,俨然一对忘年交。

    王福林和黄一贺站在旁边,成了看客。

    只不过心情就大不相同了。

    黄一贺等得心焦,春节晚会还差一个十二分钟的节目呢,虽说方案已经有了,可是还没最终确定下来。

    顾北却在这里跟人家聊起了音乐。

    王福林就不一样了。

    王利平突然起身,对着顾北鞠了一躬。

    不如让王利平和顾北交流一下,也许《红楼梦》的作曲问题就解决了。

    不过,顾北也不可能每一首都熟悉,能完整“抄”出来的也就是《枉凝眉》和《葬吟》这两首传唱度最高的。

    天爷啊!

    这件事要是往外一传,恐怕顾北往后真的要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虽然一个署名权只能为顾北带来名,带不来利,可现在以顾北的身家,利对他而言,已经没那么重要了,反倒是名。

    那么多经验丰富的老前辈都做不到的事,他居然相信顾北能做到。

    这小子,还真是个天才。

    有的时候,王福林都觉得这想法很荒唐,顾北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啊!

    否则的话,且不说《枉凝眉》什么时候能够问世,单单是这首《葬吟》就能将他折磨死。

    当黄一贺和顾北过来找他,将事情说过之后,他就生出了一个念头。

    时装表演就伤风败俗了?

    创新,要创新才行。

    “王老师,我觉得配器时,还应该加上沉重鼓声,就像敲打在人心上。”

    曾参与《红楼梦》词曲创作。

    有了落脚点,王利平立刻将他以往的特点发挥了出来,再加上有顾北的配合,这首原本应该最难的曲子,此刻居然已经浮现了雏形。

    黄一贺也有创新。

    节目方案定了下来,接下来还要形成文字,关键是要怎么演,才能填满这十二分钟。

    顾北也连忙站了起来,伸手去扶:“您这是干什么,真是……折煞我了。”

    前几句曲调很快就写出来了,但写着写着,他越想越不明白,曹雪芹为什么对林黛玉这么情有独钟,把这么有分量的诗句给了她?

    大过年的,这不是给全国人民添堵嘛!

    “应当的,应当的,我今天真是来对了,获益匪浅,获益匪浅啊!”

    最初的《西游记》剧组,后来的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以及在《红楼梦》剧组的几次出手。

    最后,台领导都不得不在新闻联播,对着全国人民道歉。

    这一年多,王福林虽然从来没催促过,但心里也是火急火燎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