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顾北是第一次来鞍山,前世当他有能力四处走走看看的时候,这座曾经辉煌过的城市已经逐渐没落。 那个时候的人们很难想象,鞍山也曾充满活力,且人人向往。 鞍山的活力,来自于那一座座耸立着的高炉和一吨吨流向全国各地,将中国这个农业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强国的钢铁。 可是固定的圈子已经转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极少有人敢于跳出现有的温床,去主动思考,为这座城市谋另一条出路,所有的人都被局限在这座城市里。 缺乏足够的思辨和叛逆,如此,便也早就注定了没落的结局。 跟在陈小旭的身后走出车站,入眼看到的是灰蒙蒙的天,还有空气中始终飘着的工业灰尘。 这里的人们依旧自信,匆匆忙忙的,不像京城临近过年,会按下慢放键,人们的生活依旧忙碌,同时也流露着新一年即将到来的喜悦。 顾北记不太清楚,第一波下岗潮是什么时候到来的,不过也就是这几年了。 曾经的辉煌,逐渐开启最后的狂欢。 资源型城市,大抵如此。 “没!” 待会儿见着面,该怎么称呼? 顾北没再问,心里却更慌了。 两人一前一后下了车,拐过几条街道,又钻进一条胡同,这一片都是大杂院,看上去和京城那边也相差不多,只不过房子的格局不像京城那边规整。 “下车了!” 拆开一盒磁带装进去,插上耳机,往陈小阳的耳朵里一塞,接着按下播放键。 像这样的成语,他们能想出来一大堆,综合在一起,都不能详细表现出当时的狼狈。 老丈人虎着一张脸,丈母娘各种挑剔。 顾北不用猜也知道是谁买回来的。 陈小旭穿着的是一双皮鞋,这是顾北送她的第一件礼物,要是照着迎面骨来一下子,还是很疼的。 终于在一处大杂院的门口,陈小旭停了下来,周围没有人。 可等了一会儿也不见有人出来,陈小旭又喊了一声,这时候正房的门开了,一个小姑娘走了出来,看模样跟陈小旭有七分像,只是不像陈小旭长得那么精致。 说起来,陈小旭虽然是个东北姑娘,可模样却更偏向于南方水乡那种小家碧玉的感觉,眉目如画,耐看的很。 “走吧!这个小院我们家自己住。” 可思来想去的,怎么都不敢。 “知道,小阳是吧?” “有我呢,你怕什么啊!” 陈小旭见妹妹盯着顾北一个劲儿的看,上前轻轻拍了一下。 没人问跟在后面的顾北是谁,只是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 顾北接过,直接把包装给拆了,拿出里面的东西,80后都不会陌生,上中学的时候,差不多人手一个,名义上用来学英语,实则学校发的英语磁带从来都没装进去过。 “叫哥!” 陈小旭点点头,随后从提包里翻出一大堆东西,这些都是给陈小阳准备的。 说着,又看向了顾北,瞬间脑筋开动,想到了前段时间,从杭州,从京城寄来的一封封信。 陈小旭招呼了一声,顾北连忙跟上,两个人挤上了电车,行李太多,顾北只能站着,将行李放在陈小旭的脚边,岔开腿护在可控范围之内。 “姐夫,知道我是谁吧?” 这才几天啊! 去京城参加了一场演出,再回家就带着对象了。 顾北走进去,家里的陈设简单,但是,打扫的非常干净,墙上还挂着几幅书法作品,落款是陈小旭的父亲,一看就知道两口子都是那种甘于清贫,但生活讲究情趣的人。 唰! 陈小旭直接红了脸,刚要反驳,结果陈小阳已经上前,一把接过了顾北手上的行李。 “这是随身听,小日子的产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