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如果没有杨婕导演的果敢和坚毅,以及过人的才华,又怎能成就《西游记》这一段不朽的佳话呢? 没有《西游记》,又何谈师徒四人。 前世,双方化解这段矛盾的契机是在1994年,为了能够继续将《西游记》剩下的故事拍出来,师徒四人亲自到杨婕导演家中为了“走穴事件”向杨导道歉。 而为了完成当年的愿望,杨婕导演也决定放下过往恩怨,踏踏实实的将接下来的故事讲完。 不过这一世,因为顾北在最后时刻的注资,让《西游记》全剧得以顺利完成,自然也就没有了多年以后再拍续集的事。 双方的矛盾也一直延续了下去。 上次是因为各方说和,杨婕导演才勉强同意出席了西游剧组再聚首的活动。 但是,当时顾北就看出来了,杨婕导演依然没有放下心中的芥蒂。 其实,后来想想,顾北倒是也能理解师徒四人的想法,毕竟,那个时候大家伙辛辛苦苦的拍戏,可赚的钱实在是太少了。 从1982年开拍,一共拍了6年,累计投入了600多万资金,剧组预算基本上都砸在戏上了,可以说一直到现在,《西游记》的五毛特效仍可甩很多电影几十条街。 演员的片酬低,剧组的工作人员赚得更少。 那个时候,顾北每个月都要协助制片主任关小颖发工资,大部分剧组工作人员的工资都在50到100元左右。 相对来说带“师”字的技术人员。工资都在80到100元左右,技术工种挣得多是正常现象。 其中工资最高的是负责人物造型设计的王喜忠老师,每个月150块钱,他在全国这个领域都是顶级大师,拿最高工资也是理所应当。 顾北在剧组的干的是现场统筹和导演助理,但剧组并没有明确安排这个职务,所以挂的是美术助理的职位,一个月50块钱。 说起来也不算很低,因为1982年时,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在798元左右,月收入相当于66元。 也就是说,《西游记》剧组的平均工资和全国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也是相差无几的。 另外,这个只是工资,剧组常年在外地拍摄,还会有一些补助和津贴,以及夜班费等其他收入。 而师徒四人和顾北他们不一样,因为进组之前都有各自的正式单位,关系属于借调,当时张金莱的工作单位是浙江昆剧团,马德桦的单位是北方昆曲剧院,闫淮礼是京城人艺,许少华则是山东话剧团。 也就是说,他们在《西游记》拿稿费同时,在原单位还会有一份工资,并非后来网上一些新闻里说的那样,六年就只挣了两千块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