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柴荣的压力-《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杜重威心虚之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率领十万晋军投降耶律德光,为契丹人打开河北门户。
符金盏眉头蹙起道:“虽说一直有消息称,耶律德光病重,但想来不至于病亡。辽帝之死非同小可,事关天下局势,不可妄言。”
开封朝廷里的司天台,已经闲置多少年,没有台正郎官任职,实在找不到可用之人,只有去找些道士方士充任。
朱秀侃侃道:“第一,正如郭帅所言,即便辽帝病重,契丹大军的战力军心也几乎不受影响,这是由契丹人的部落联盟属性决定的。
耶律德光趁势挥师南下,一举攻破汴梁,灭亡后晋,抓走晋出帝石重贵。
朱秀话音一顿,微微昂首,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据我多日夜观天象,紫微斗数有异变,东北方位群星黯淡,有灿星摇摇欲坠,辽帝耶律德光,或应此天数,有崩逝之象!”
杜重威原本是石敬瑭的妹夫,早在当年统辖晋军驻守镇州(河北正定)防备契丹人时,就生出二心。
柴荣也全然不信,讶然道:“天象之事历来缥缈,莫非你师父四有先生,对此也有所研究?”
一边是皇帝严旨,一边是沧州十几万百姓,柴荣难以抉择,符金盏也不知该如何做决定。
大舅子石敬瑭借契丹之势当上皇帝的野路子,给了杜重威极大启发。
只是这家伙反骨仔的名声太臭太恶劣,做事毫无底线,刘知远放心不下,才心急火燎地想回去收拾他。
朱秀默算了下,笃定道:“两月之内!”
可天雄军走了,如果契丹兵渡河来攻,沧州城靠谁来守?
柴荣眉头紧皱:“依你之见,多长时间内有分晓?”
朱秀仔细回想史载,杜重威这次叛乱,似乎没有闹出太大动静。
刘知远心里一急,更是想尽快和契丹大军决战,然后回师平叛。
符金盏面露惊讶,陷入沉思。
杜重威先是接受了耶律德光的册封,后来见刘知远收复开封,新朝廷迅速站稳脚跟,并且向他伸出橄榄枝,也就觍着脸归降开封新朝廷,当上太尉、归德军指挥使。
若柴荣借口抗命,万一大战爆发,战胜还好,一旦战败,柴荣和天雄军难辞其咎,还会牵连郭威。
朱秀拱拱手,一脸骄傲道:“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夫子云:‘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董子云:‘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恩师遍习诸子百家,领悟诸位圣贤的至理妙言,于天文历法也算小有造诣。学生不才,只得恩师所传些许皮毛而已。”
现在,杜重威再度占据大名府叛乱,叫嚣要跟镇州的契丹大军南北呼应,再次灭亡刘汉朝廷。
柴荣叹口气,满脸诚挚地抱拳:“符娘子坐镇沧州数月,对河北形势了如指掌,又有符氏提供情报,恳请符娘子为我指点迷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