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复杂的斗争形势-《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56章 复杂的斗争形势
前厅人数不少,除却各地镇将县官,凡是彰义军中,有职有衔的官员武将几乎全到齐。
史匡威端坐正中主位,戴乌纱翘脚幞头,穿紫绯圆领袍,胸前绣有团,团下还有一对活灵活现的踞狮。
自武周年间起,朝廷便兴起以官袍纹饰区分品级的传统。
只是绣有纹图案的官袍,大多作为常服、时服,根据不同时节,由朝廷赐给各级官员,还未形成明清时期的补服样式。
节度使的品级在从二品至六品之间不等,往往根据节度使挂名职衔来定。
史匡威担任彰义军节度使,还挂着泾州刺史的职衔,按制,他在朝廷享受的是正四品待遇。
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按照规矩,史匡威没有资格穿紫服。
只是战乱多年,礼乐崩坏,藩镇大多自成一系,只要表示对中央朝廷的归顺和效忠,其他小节皇帝和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老史作为一位小军阀,在彰义军这一亩三分地上就是土皇帝,节度府就是他的小朝廷,过过朱紫大员的瘾也无可厚非。
史匡威大马金刀的端坐,关切道:“老太爷如何了?”
瞧他模样,还是个半大小子,会不会太年轻太草率了些?
一众官员面面相觑,难不成掌书记一职,节帅有意让这名年轻人担任?
一刻钟后,两个锦袍着身的男子前后脚步入厅中。
原本一众在打瞌睡、窃窃私语的官员急忙相互推搡提醒,纷纷站起身,朝二人神情恭敬地行礼。
坐在左侧首位的行军司马薛修明,约莫四十岁许,相貌清癯,留一撮山羊胡,神情平淡,颇有几分望族子弟的端庄气派。
“学生拜见帅爷!”
支使位在判官之下,负责辅佐判官,经手具体的钱粮出纳事宜。
史匡威听罢脸色愈黑,使劲抓头。
顺带着提了几嘴财政事项,就将介绍钱粮大事的机会让给了支使裴缙。
坐在他下首的是主掌狱讼的推官,相当于藩镇内的司法主官。
朱秀也跟着站起身,拱手作揖。
朱秀坐在支使之下,推官之上,正是掌书记一职在藩镇官僚系统里的地位。
史匡威如此安排,用意明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