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镇海营-《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1/3)页
第73章 镇海营
几日后,阳晋川盐厂。
毕镇海站在一处巨大的盐仓内,望着堆积如山的麻包,震撼的说不出话。
他看了眼满面含笑的朱秀,迫不及待地走上前,伸手在一只只麻包上抚过,随意挑选一只麻包,指头在绑口处用力抹了抹,放嘴唇嗦嗦。
咸味十足,没有半点苦涩,尝起来滋味与盐州白盐、淮西湖盐都不一样,纯正的咸味里带着一股泥土气,像是春雨过后,解冻的土地散发出的气息。
毕镇海爬上人字梯,在高高的麻包堆,几处不同高度,随机寻找麻包查验,手指嗦进嘴里的滋味完全一致。
毕镇海怔住了,低头下望,朱秀微笑看着他。
“少郎君”毕镇海嘴唇嗫嚅着,红了眼眶,手忙脚乱爬下梯子,还差点踩空跌跤。
“这些.全都是盐!?”毕镇海咽咽发干的嘴巴。
“全是。这一处仓库,能贮盐一万斤。”朱秀笑道。
朱秀道:“南边唐国近两年倒是安定富庶,盐市价格不错,百姓也吃用得起,如果能与这些大商贾建立稳定盐运关系自然最好。”
毕镇海六尺多高的壮汉,此刻双眼含泪,激动到浑身发颤,浑浊的泪水从眼角滑落。
毕镇海柔声道:“老十,以前你孤独一人,以后,镇海营就是咱们的家!你叫了我三年大哥,往后,我就做你亲大哥,你就是我亲妹子!”
镇海营首批五十二人集结完毕,即将押送一千斤盐前往邠州。
只不过老史摩挲的是大胡子,朱秀只有光溜溜的下巴,偶尔冒出几根青胡茬。
这些繁琐的规矩,当朱秀介绍的时候,毕镇海听得头大,根本搞不明白。
“我会安排五十个人给你,任务,就是将阳晋川的盐运出泾州,卖到其他地方,换成钱带回来。盐价最低六十文每斤,能谈到高价,是你的本事,我会单独予以奖励,可明白了?”
这套繁琐制度可是由朱秀亲自设计,从节度府账房、仓曹、刀笔小吏等等文职人员中,挑选二十人亲自培训,历时近一个月,才基本搭建好阳晋川盐厂的首届管理层。
老十犹豫了下,走过去鞠身抱拳,低低地唤了声:“少郎君。”
毕镇海仰头环顾四周,置身于成百上千只盐包下,他突然感觉到自己很渺小。
毕镇海苦笑道:“不瞒少郎君,我跟老十提过,想讨她当婆娘,可她不乐意,我也没办法,说是只把我当兄弟!”
“快快请起!”朱秀弯腰将他扶起,毕镇海连磕三个响头,才一抹眼睛爬起身,低头满脸恭顺。
毕镇海重重点头:“某一定不负少郎君所望!”
朱秀翻个白眼道:“就算我收留,人家也不肯!要我说,你干脆娶她算了!”
“毕红玉”老十喃喃念叨,透过垂落的头发,朱秀看见她脸上布满泪痕。
“老十!快过来!”毕镇海大声喊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