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要把朱秀带回来-《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柴荣看看屋外阴沉天穹,忽地道:“元朗,你亲自跑一趟泾州,如果朱秀当真在那,将他平安带回来。”

    柴荣道:“王峻品性低劣,却也相当识时务,做事卖力,官家晋阳起兵,他也有从龙之功,深得官家宠信,连父亲也对他礼迎三分。”

    柴荣想起一件事:“不久前,京兆盐铁转运使王峻回京时,到府上拜见父亲,我在一旁作陪,听王峻说起,似乎是泾州瞒着朝廷私自产盐,而且产量不小,品质也上佳。王峻为此很生气,想请父亲上表官家,将史匡威调离彰义。”

    张永德匆匆进屋,柴荣朝他投去询问眼神。

    屋中三人齐齐陷入沉默。

    “朱贤弟乃有福之人,必定逢凶化吉。”赵匡胤语气笃信地道。

    赵匡胤笑道:“如此说,四有先生的名号,岂不就是他自己?四有、四有,究竟是哪四有,我还真想知道!”

    赵匡胤道:“我们调查博州黄河码头两月有余,根本查不出那日袭杀客船的匪徒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烧毁的船只没有尸体,整件案子处处怪异,像是有人故意为之,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我们注意。”

    张永德眼睛一亮:“牙帅之意,史匡威身边有高人指点?那人说不定就是”

    柴荣颔首道:“瞧王峻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我估计十有八九假不了。问题是,史匡威从何处得来的卤盐脱毒法?就连各处盐池监,也没几个老盐工能掌握此种技法,小小一个彰义镇又如何懂得?”

    赵匡胤奉上热茶,看了眼屋外,低声道:“国丧将近,朝局变动,开封城里外人心惶惶,十几万禁军云集帝都,枢密院忙着调兵遣将稳定局势,帅爷又升任枢密正使,难免为国操劳。这种时候,也只有郭帅能做朝廷的擎天之柱!”

    郭威贫寒之时,姑母柴氏义无反顾嫁给他,后来郭威屡立战功,职务军权渐升,家境也越来越好,姑母却早早患病,没享几天清福就撒手西去。

    “帅爷还在正堂与几位副使议事,福宁殿那边,还没有消息。”张永德拱手轻声道。

    犹豫了下,赵匡胤又道:“如果史节帅不放人,又该如何?”

    福宁殿率先响起哭嚎声,大殿外的朝臣、禁军将士、宫人全都下跪痛哭,哭声一路传至枢密院。

    张永德好奇道:“彰义镇之前据有渭州时,靠着渭州盐井,也算富庶。可渭州早已落入吐蕃人手里,这么多年来,从未听说过泾州原州有产盐地。如今怎么突然传出泾州私吞盐利的消息?”

    赵匡胤冷笑道:“王峻这厮臭名昭著,当年不过就是个唱曲儿的,靠着一路溜须拍马才有今天。他在长安大吃盐利回扣,凡是依靠京兆转运盐铁的藩镇,哪个不得给他送钱,要不然他就以各种名目断绝官盐供应。这厮贪得无厌,迟早要完。”

    张永德摇摇头:“有福无福不知道,但他是个人精、祸害,决计不会短命!”

    “这就是有意思之处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