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跨越时代的技术援助-《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支使裴缙主动投效,起到表率作用,助节度府稳定人心。
温老头气的牙痒痒,没好气道:“心意领了,不过老夫与你话不投机,用不着私下会面,请回!”
“所以说,温氏何须掺和薛家和史家的争斗?”温老头满脸傲娇。
温泰先是一喜,接着脸皮使劲颤了颤,好个奸猾的朱小子,故意抛出一块香喷喷的饵料,就等着他上钩。
马三闭嘴,大饼脸笑的一团和气,温泰却越看越觉得可恶。
三名汉子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
温泰嘴皮子嚅动着,咬咬牙道:“说吧,你究竟想怎样?”
“老夫要先确信,你所说的新式绞练法可行!”
朱秀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温公此言倒是一点不假!”
“闭嘴!闭嘴!”温泰又急又怒,恨不得伸手去捂马三的嘴。
“你你竟然懂得绞练麻纱?”温老头万分稀罕地瞪着他。
就剩安定县令温泰,看似还留在薛氏阵营中。
朱秀取出昨晚画好的一份工艺流程简图,展开给他们看,简单讲解一番。
偏偏这钩子,他这条老鱼不咬还不行。
“起来。”温泰严肃地摆摆手。
“温公留步,学生告辞!”
“再告诉你一个消息,魏虎率领八百精锐牙兵,不日就将赶回安定!”朱秀轻描淡写地抛出一颗重弹。
“咦?”温泰陡然一惊,急忙从两筐麻纱里各抓些对比。
所以温泰是必须要争取的对象。
宋参掌握府库大权,目前置身之外,不掺和节度府和薛氏之争。
说着温老头就要让门房闭拢宅门,马三当即放声大喊道:“史节帅夸赞温老爷爱护百姓,堪当我彰义镇九县表率!节帅说啦,定要向朝廷上表,为温老爷请功”
朱秀道:“既然温公心知肚明,学生也就不拐弯抹角,请温公表个态吧!”
街上不少百姓驻足观望,看看是谁在县令家宅门口高声喧哗。
温老头讥诮道:“老夫岂会不知你来意?你这几日四处游说,先去见了宋参,而后又是裴缙,最后便到老夫这里。可惜老夫不是宋参,没耐心听你长篇大论,老夫更不是裴缙,连家宅都治不安宁,跑去跟你哭诉求助,丢人!~”
宅门内好半晌无人回应,朱秀也不着急,让马三继续扣响铺首,扯着嗓门大喊:“温老爷,史节帅命我等来探望您啦!~”
温泰板着脸喝道:“叫你们来,不是让你们攀关系的!都说说,这图纸上的技法可有用?”
温老头噎得说不出话,据他所知,能将麻纱绞练的如此白净细软,却又不失韧性,只有江南一带的麻纺世家有此本事,再配合苎麻作为原料,绞练出的麻纱,那都是一等一的贡品。
朱秀微笑道:“温公不愿与我私下里往来,无非是担心传到旁人耳朵里,引起误会。可如此僵持下去,只怕引得百姓议论,消息岂不传的更快?”
如今北方的绞麻产业,还在大量使用两汉以来逐渐成熟的沸煮绞练法,以滚水脱去麻皮中的胶质,使纤维分散,水中加入草木灰,利用碱性物质使麻纤维脱胶。
朱秀笑着鞠身,拜别而出。
这件事算不得隐秘,朱秀派人稍稍打听,就明白了温氏和薛家的纠葛所在。
温氏老宅坐落在城西,与节度府在一条中轴线上。
这两筐麻纱,一筐质地粗糙脆硬,发黄,容易起毛断裂,而另一筐洁白如雪,纤细如丝,柔韧耐折,一看就是绝佳的麻纺原料。
温氏接手了薛家的绞麻生意,一应成本由自己负担,却要每年拿出利润的一半分给薛家,这让温泰一直耿耿于怀。
喊叫声引得街上百姓频频回顾。
温泰信心满满地道:“温氏扎根泾州已逾两百年,各县乡有不少门生故旧,各乡长、耆老、里正、村正,也有大批温氏子弟,不管节度府由谁当家,想要打理好泾州这一亩三分地,都离不开温氏支持。”
“咦?温公消息灵通呀!”朱秀惊奇,看似不显山露水的温老头,竟然对安定城中发生的事了如指掌。
三人低声商讨一会,年长的老工人作揖道:“回禀温老爷,小郎君说的法子一点不假!小人当年在长安,就见识过类似的工序。只是这图纸上的流程,好像不全乎,少了几步关键处,这法子便不管用了.”
朱秀嘴角微扬,带着马三扬长而去。
朱秀颔首道:“可以。我这里准备好一张图纸,有前半段的工艺流程说明,劳烦温公找几个娴熟绞练工来,我只需稍加讲解,他们就能明白。”
温泰深吸口气道:“你的条件,老夫答应了。”
温氏就是个拼死拼活却要忍受剥削的打工人,朱秀想想都替他们感到憋屈。
目前江南织造大户所掌握的,也不过是灰治绞练法的雏形,就连开封的官办作坊,只怕也远没有摸索到改进工艺的窍门。
温泰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条件?”
待朱秀慢条斯理喝完小半盏茶,温泰才忍不住道:“朱秀,老夫敬你也算名士弟子,颇有几分文才,往后你我井水不犯河水,各自相安无事可好?请你莫要再来搅扰老夫!”
从沸煮绞练法到灰治绞练法,看似只增添了石灰煮沸和日晒辅助,却是跨越了上千年的进步。
而他传授的灰治绞练法,用桑柴灰和石灰浸泡、滚煮,待麻皮松散成长缕状,再拌石灰煮练,用清水冲净后平铺在水面竹帘上,半浸半晒,日晒夜收,三日后,麻纱洁白如雪,纤细如丝,韧性却不减分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