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坐守泾州,展望天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其中大部分内容马庆没看懂,他能看懂的,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我彰义军与叛臣贼子李守贞势不两立!

    喝了碗参汤,朱秀恢复几分精神,端坐身子肃然道:“我现在有一件极其重要的事,要交给你去做。”

    再加上许兴思一死,和王峻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

    朱秀苦笑着劝道:“党项人垂涎原州得天独厚的草场早已不是一日两日,这次让他们找到借口出兵南下,想将其赶走只怕不易。这件事得从长计议,不可轻易开启战端。”

    “到了开封,你找地方安顿下,最好租个店铺什么的,先弄起来,乔装打扮隐瞒身份。你要尽快铺开人手,将藏锋营的摊子在开封城里建起来,尽全力打探各方消息,重点关注朝廷和诸多宰相重臣的动向.”

    朱秀目送他的背影,咧嘴笑了笑。

    想来想去,必须要未雨绸缪,让马庆赶到开封提前做布置,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温仲平默默点头,拱手领命。

    这支党项人绝对是一群难缠且厉害的对手,关键其家族内部人才不断,从李光俨这一辈开始,更是猛人倍出,彻底走上独立自强的道路。

    为写里面的内容,朱秀整整熬了两天。

    党项人终究还是横插一脚,借李光波和李氏的死,出兵侵占原州马场,还包庇彰义军的政治逃犯薛修明。

    众人凛然,齐声应诺。

    朱秀目送他远去,脸上的轻松神色一点点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

    彰义军内忧刚去,又新添外患。

    一阵咳嗽声在厅外响起,史匡威拄着拐杖,在马庆的搀扶下匆匆赶来。

    李光俨是李元昊的曾祖父。

    关铁石不敢隐瞒,老老实实说出实情。

    朱秀扶额有些头疼。

    你们在彰义军当差,吃彰义百姓种的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想必也懂。其他的老子也不多说,就学那个谁谁卧薪尝胆,安民、强军、多种粮食、多搞钱,定难军吃进嘴里的,一定要叫他们连肉带骨头都给老子吐出来!”

    “唉唉~”朱秀拍拍脑门头疼似的叹息,厅中众人也是沉默不言。

    朱秀笑道:“无妨,做做样子给党项人看罢了,同时也为安抚军民。如果我们什么反应都没有,党项人反而会觉得奇怪。”

    “老马啊,这次你的任务事关彰义军还有我的生死,可谓是千斤重担!开封乃天下中心,藏锋营想要发挥作用,必须要在开封城里建立堂口.”

    马庆咚咚磕头,爬起身将两封信贴身收好,一步三回头地,轻轻掩上房门离去。

    朱秀忙道:“魏大哥言重了,许兴思本就该死,只是顾忌他身后有王峻撑腰,想将其扣押好与王峻讲和。如今人死了,也只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马庆取出信纸,展开一看,开篇写有几个苍劲字迹:讨叛臣李守贞檄!

    马庆额头唰地冒出冷汗,竟然是一封檄文,声讨的对象还是大名鼎鼎的李守贞!

    “这这.”马庆越看越心惊,饶是他没什么文才,也被这道铿锵有力,字字珠心的檄文所震撼!

    众人各归其位,朱秀道:“掌书记温仲平,写一道奏疏,向朝廷禀报此事,请朝廷主持公道。”

    “唉~千头万绪,一团乱麻!当家人可着实不好做呢!~”

    魏虎抱拳沉声道:“定难军兵多将广,积蓄多年实力雄厚,彰义军内乱刚刚平息,帅爷伤势未愈,此时决不可与定难军撕破脸。”

    不可相信他们说的任何借口和理由,彰义军中也不许有任何流言蜚语,若是有谁敢替定难军说好话,老子绝不饶他!”

    朱秀对他耳提面命,将自己对于情报系统的粗浅理解传授给他。

    李元昊与赵宋正式决裂,建宗庙立国基,称大夏皇帝,为西夏开国之君,追封爷爷李继迁为西夏太祖皇帝。

    又商议了一会有关清丈土地,调拨民夫修建水利的事项,宋参温仲平等人先行退下。

    史家三代经营彰义军多年,史匡威的威望远不是现在的他所能相比。

    “你带上这两封信,再挑选几个可靠之人,今晚就出发,赶往开封!”

    宋参等人也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就是担心史匡威一怒之下要跟定难军兵戎相见。

    定难军和王峻,可比薛氏和焦继勋难对付多了。

    彰义军如今可算是百废待兴,犹如一张白纸,任由朱秀涂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