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开荒工程-《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史匡威打量笑道:“红玉怎么回来了?”

    朱秀拉起面巾遮住口鼻,起身远眺,来人竟然是毕红玉。

    朱秀犹豫片刻,点点头:“去吧。”

    其中旱田又占了近七成。

    如果泾州保持现有的人口,这些土地的收成倒也能满足糊口,丰收时节还能积攒些囤粮。

    朱秀初步计算过,以泾州的耕地面积和产量,足以养活两万户人口。

    开元年间,泾州有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二户,近十万人口数,乃是泾州有史以来的人口顶峰。

    施老头也不含糊,知道朱秀有求于他,壮着胆子开出一串条件。

    对于如何开发土地,朱秀有自己的思路,欠缺的是如何设计施工,施立埠的到来完美弥补了他这方面的缺陷。

    可惜这年头,掌握营造技法的匠人得不到官府重视,往往把他们当做工具人,用的时候临时征召,用完给一笔辛苦钱也就打发了。

    当年节度府修缮城池关防,征调的工匠里也有一批技艺不俗者。

    泾州州境东西一百九十六里,南北二百八十六里,境内百分之七十的土地是丘陵,破碎塬区和河谷川地占百分之二十五,剩下的大概只有百分之五适合耕种。

    为了聘请一个合格的水利设计总师,朱秀专门召开会议,查阅过往人事资料,挨个询问属官,还跑去问史匡威,都没有找到合格人选。

    这日,日头正晒,朱秀戴一顶草帽,穿布鞋,卷起裤腿,蹲在土坝上,和施立埠商量几处沟渠交汇口的施工细节。

    剿灭薛家后,施立埠佃的田划归到自家名下,他家也从佃户变成了自耕农。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朱秀答应为他的三个儿子优先分配田地,还把他粗通文墨的大儿子收为节度府小吏。

    “唉,世态炎凉啊!老子还没解甲归田呢,说话已经不好使了,连个女娃子也敢对老子爱答不理!唉~~”

    “嘿~拿我当外人?”史匡威不高兴地哼哼。

    内容简单明了,刺杀宜禄县镇将,激化静难军和长武城的矛盾,造成百姓恐慌,促使更多的人逃往泾州。

    毕红玉抱拳施礼,看了眼史匡威,再看看朱秀,低头不说话。

    毕红玉抱拳微微鞠身,跨上马原路折返。

    史匡威也打扮得像个老农,扛一把镐,站在土坝下和几个民夫唠嗑。

    元和年间锐减到一千九百户,经过这些年的休养生息,加上新登记的户口数,一共有近四千户百姓。

    朱秀急忙跑下土坝,毕红玉驾马冲到跟前,利落地翻身而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