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豪华爆破组-《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王守恩吸口气,深深看他一眼,拔出大刀怒吼:“传我军令,全军出击,杀进县城!擒获赵思绾者,赏金百两!”
开封的司农官当真应该组团来泾州考察,学习取经。
“漕河进入县城的河段,被赵思绾用数十艘船阻塞,水下设置刀网,还有水鬼严密监视,你想派人从漕河潜入县城,痴心妄想。”
潘美和史向文担任副手。
朱秀捏紧鸡毛扇的手心里满是汗水,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看来爆破组首次执行任务,算是圆满完成。
王守恩戎装在身,一柄长柄大砍刀矗立在身旁,毫不客气地泼冷水。
南方田产通常比北方要高半石甚至一石。
朱秀点点头,笑道:“有什么话不如等擒住赵思绾再说。”
朱秀打了个哈欠,抻抻懒腰,回营帐安然入睡。
朱秀神秘一笑,慢悠悠地道:“勿急,勿急,且听就是了.”
赵匡胤按照朱秀教的方法,先确认引火索长短一致,连接到中心位置打结,确保点燃以后燃烧至各个铁罐的速度一致。
朱秀撇撇嘴:“王使相稍安勿躁,我绕城两日巡视过了,城墙确实建得高大厚实,难以强攻,不过并非每一段城墙都完好无缺。靠近西河岸的一侧,有十丈长的一段城墙,有明显的修缮迹象。
虓虎营是朱秀新组建,独立于彰义军牙军之外的部队,兵员从牙军里优中选优,单兵素质极高。
还从他的住所搜出价值二十余万贯的财货,朱秀毫不客气地分走一半。
赵匡胤认识到,原来在官府强有力的统一组织调度下,再配合科学的耕种方法,农业生产能迸发出惊人的活力。
赵思绾可不是什么好东西,是个敢拿刀往自己脸上刺配的狠人,也是个动辄吃人心肝的恶人。
潘美见自己落后,脸色又白了几分,吭哧吭哧拼命跟紧。
朱秀点点头,不再多问。
来时朱秀千叮万嘱,让他听两人的话,史向文哦了声,放缓动作。
泾州去年,受益于水利修缮和开荒耕地,官府统一组织大规模的农垦活动,指导民夫开展肥地法和间作法,种种举措并行下,才有了这份成果。
潘美扭头狂奔,脸色都吓白了,他可是完整见识过黑火雷和震天雷诞生过程的人,知道这种神兵利器的可怕。
年底的盘点工作,赵匡胤受朱秀所托,也亲身参与其中。
呈送给郭枢密的军报朱秀也准备好了,笑嘻嘻地拿给王守恩,让他签字用印。
“炮仗?!”王守恩面皮颤了颤,恨不得捏死这故弄玄虚的臭小子。
一夜混战,赵思绾兵败如山倒,被史向文一棍子砸断双腿,扔进囚车里。
“炮仗声!”
夜晚河岸边风稍大,史向文用身子作墙挡住风,潘美拿发烛取火,捣鼓了好半天才点燃。
“王使相,此时不率军破城杀贼,更待何时?”朱秀笑眯眯地提醒道。
“妥了,放心!”潘美抱起水囊猛灌几口,抹抹嘴巴。
又因时间紧迫,肥地法还未全面普及,水利设施的修建也远未达到惠及全民的程度,所以朱秀断言,泾州的农业生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半里外的山丘上,王守恩被那惊天巨响震得目瞪口呆,接着很快就看到城内火光汇聚,喊杀声远远传来。
自从赵匡胤离开改造场,赵大耳的绰号也随之传出。
潘美平时看着大大咧咧,但做正事时小心谨慎,心细如发,朱秀对他十分放心。
不过老史对于制造环节不感兴趣,他只管能不能用,好不好用。
后来李守贞叛乱爆发,关中通道封锁,哪也去不了。
赵匡胤头脑灵活,卖力肯学,行动力极强,是个做工具人的好材料,朱秀用起来十分顺手。
赵匡胤接过火烛,朝黑漆漆的漕河望去:“待会往那里跑。”
王守恩倒也不傻,知道泾州去年丰收,一下子从吃不饱饭的贫农,跃升成为富裕地主,让朱秀平价卖两万石粮给长安,才答应在军报上签字。
一番讨价还价后,双方各取所需,倒也皆大欢喜,朱秀分兵一半将缴获的战利品送回长安,让严平尽快押送回泾州,免得王守恩惦记。
他和赵匡胤三人率领虓虎营,从郑县启程,赶赴蒲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