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拯救符娘子-《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3/3)页

    李守贞每日回府,只有在数十名心腹部曲的护卫下才能安心入睡。

    李守贞将符金盏囚禁在府,现如今符金盏对他作用不大,郭威也不可能因为符金盏在他手里,就下令停止攻城。

    李守贞在蒲州城大肆征募青壮,连秦王府内的奴仆侍从也不放过,凡是有两把力气,能拿得起刀枪,都被征去当兵守城。

    岐州和华州两场平叛战事的功劳,足够朱秀和彰义军消化,要是再立大功,就有风头过盛,引起朝廷瞩目的风险。

    “那你为何会安排人藏在开封城?还提前写好讨逆檄文,只等李守贞叛乱震动天下,牵连到你彰义军的时候,再将檄文公之于众,洗脱你彰义军勾结叛军的嫌疑,向朝廷大表忠心?”

    蜀军又在岐州兴风作浪,郭大爷有些急了,想要尽快结束平叛战事。

    符金盏俯身整理鞋袜,将纸团捏在手中,又坐了片刻,起身离开,顺着小径回后宅卧房。

    作为一名大半生都在疆场上渡过的老军头,李守贞深知这年头忠字不值钱,谁能保证兵士们有粮吃有衣穿有钱拿,谁就有底气,拳头就够硬够大,正所谓有奶才是娘。

    只是她身边看守严密,凡事都得小心。

    毕红玉不知道何时才能攻破蒲州城,又是如何打破,只能按照朱秀的计划提醒符金盏,让她做好准备。

    蒲州城,秦王府。

    如今她又故技重施,装成男子混入秦王府充作农,也算重操旧业,显得十分熟稔。

    李守贞不相信符金盏能从守卫森严的秦王府逃出,没多想便答应了,在他看来,这是一种对将死之人的怜悯。

    那也会是符金盏最危险的时刻,李守贞肯定会拼尽最后的疯狂将她杀死。

    就算最后符金盏性命不保,也不能让朝廷以此为借口向符氏发难。

    她要么以死证清白,洗脱符氏参与谋逆的嫌疑,要么活下来,以戴罪之身向朝廷辩白。

    李重进挑衅地对赵匡胤道:“赵大耳,你我回去就请命出战,看看谁先登上蒲州城头!”

    符金盏连看几遍,将信中约定汇合地点牢牢记住。

    作为李守贞的儿女亲家,符氏的地位实在尴尬。

    符金盏毕竟是李守贞的儿媳妇,按照朝廷对于叛逆的株连原则,符金盏必定在其中。

    毕红玉埋头将亭子一角的杂草修剪完毕,余光瞥了眼亭子外站着的奴婢护卫,抱着一摞杂草穿过亭子,准备去往池塘边。

    张永德冷哼道:“你当真没有算到李守贞何时会反?”

    按照朱秀的推测,符昭信此次代表符氏前来,一方面是担心大妹遭到李守贞父子的迫害,尽最大努力救她脱困,保全性命。

    此两手准备,一为全父女兄妹之情,二为顾全家族大局。

    朱秀笑道:“张大哥勿急,虽说我潜藏在蒲州城内的人手指望不上,但还有别人可以作为助力,当作一支奇兵,助我们破城也说不定!”

    符金盏每日清晨和午后,都会到后园走走散心,她身边侍奉的婢女奴仆全都换了李守贞的人,时刻盯紧她的一举一动。

    朱秀哑口无言,摸摸鼻子尬笑两声,有些心虚。

    毕红玉在传信中告诉她,郭威大军已经屯扎在城外,一旦蒲州城破,城内府里必定是一片混乱,那时便是逃跑的机会,让她赶往约定地点汇合,然后伺机出府,逃入城中,再想办法出城。

    这日午后,符金盏照例在后园散步,身后一丈外,跟着三名婢女三名佩刀护卫。

    偌大个王府也不能无人打理,只能招收一些老妇和瘦弱者,毕红玉就是趁这个机会成功混入的。

    从她拒绝写家信,劝说父亲追随李守贞起事开始,她就知道李守贞一定不会放过她。

    符金盏躺在榻上,怔怔地望着屋顶,手脚有些冰凉。

    不明不白地死去,反而会成为朝堂上,有心之人攻讦符氏的借口。

    符金盏冰凉的双手紧紧攥拢,毕红玉的出现带给她活命的希望。

    她相信毕红玉,更相信朱秀,也只能相信朱秀。

    (本章完)


    第(3/3)页